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自然组成部分,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进一步分析,依托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夯实文化建设基础,提高国民文化软实力,逐步扩大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党的十八大同时明确提出了以下两个到2020年要同步实现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面小康实现物质生活方面的小康很重要,实现精神文化生活的小康更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的全方位发展,社会各界早已意识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满足,必须仰赖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建设。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弘扬主旋律、引领营造新风尚、大力传播正能量,具有很强的导向意识,有助于培育全社会核心价值认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也是促进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在2005年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来的,在建设面上要求覆盖到全社会,在建设程度上的要求是较为完备。近年来,我们也要看到,国家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并取得可喜的成果。离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越来越近。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体系、工程、活动三个方面标定了未来两年的重点工作,再详细分析是服务体系、惠民工程、群众性活动,对这三项工作的具体要求是完善、深入实施、丰富。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按照全国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既定目标,无论从发展进程还是时间节点考虑,通过研究Y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历史、现状资料,对Y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一个回顾,较全面的总结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为Y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更进一层、更远一步,呈出一些参考意见和思路引导,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做些许可能性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