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关系到中东地区和世界局势的稳定。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中东和谈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巴勒斯坦问题中最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内学术界对中东和平进程中的诸多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从历史的角度对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发展演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论著尚不多见。有鉴于此,作者确定“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历史考察”这一选题,以中外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力图探讨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形成的深厚的历史背景、复杂的产生过程、曲折的历史演变以及和平进程中寻求解决的努力,展望这一问题的前景。 本文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整体观、联系观、综合观的角度,研究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在历史演变中涉及到的相关因素和内容,力求全方位展现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同时,本文从宏观上运用文明交往理论和人口迁移理论探讨难民问题的形成和演变、难民的迁徙和流散;本文在微观上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角度考察难民们在难民营里的社会处境、生活状况。在把握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全貌的同时,对有代表性的诸多个案进行具体地分析。本文在点面结合的论述中,力所能及地探求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据此,本文认为: 一、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阿以战争的直接后果,阿以冲突是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形成的直接背景。巴勒斯坦特殊的“走廊式”地缘特征、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的不同的发展历程、犹太民族与巴勒斯坦的历史联系、巴勒斯坦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等影响、制约着两大民族在巴勒斯坦的互动关系。世界大国在巴勒斯坦的争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使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冲突内外交织、错综复杂。 二、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产生缘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通过和随之而爆发的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对巴勒斯坦实行委任统治。英国为自己的利益在巴勒斯坦对两个民族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培植了两个民族长时期暴力冲突的土壤。犹太人积极的外交活动和外部力量的有力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分散、依附、弱小,阿拉伯国家在巴勒斯坦不同的利益追求和分歧,使巴勒斯坦人在阿以冲突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劣势地位。阿拉伯各国政府在阿以交往越俎代庖, 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但并没有真正代表巴勒斯坦人的利益。随着冲突的加剧和战争的爆发,巴勒斯坦人纷纷外逃到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沦为难民。战争结束后,巴勒斯坦难民被禁止返回家园。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成为涉及多个国家的地区问题。 三、在阿以冲突的大背景之下,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久拖不诀,日趋严重。尽管联合国等方面为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解决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和努力,由于相关各方对自己利益的追求和坚持,难民问题没有丝毫的缓解。在企图以战争形式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思想指导下,双方再一次爆发战争,其结果进一步恶化了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此后,阿以双方继续处于对峙和冲突状态,难民处境更加艰难。难民营是巴勒斯坦难民生活的缩影,是流散难民的社会组织形式和交往环境,是与原来家园隔离又独立于当地社会的一个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民族特性的载体和象征。难民营的长期存在和不同处境表明,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涉及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不同的利益。在战争不可能消灭任何一方的情况下,必须寻求其它的解决途径。 四、阿以之间的和平交往是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前提。和平交往既是阿以之间一种客观的实力均衡,又是人们主观的理性选择。十月战争后,埃及率先走上了和平之路。此后,相关各方经过对敌我双方的再认识,调整了立场,相继认同了和平解决问题的道路。中东和平进程启动后,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才逐步成为有关方面致力解决的对象。尽管有关难民问题的谈判曲折艰难,可毕竟只有和平谈判才有解决的希望。事实也证明,在中东和平的良好环境下,难民问题可以得到逐步缓解,乃至解决。 综上所述,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中东地区长时期存在着的历史问题,也是涉及多方面的国际性的现实问题。巴勒斯坦难民的现实苦难是造成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要实现中东地区全面、持久的和平,就必须公正、合理的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