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偏心支撑SRC柱-S梁混合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对带偏心支撑的SRC柱-S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很少,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V15.0及ETABS9.0,对该类框架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如下:(1)对比分析了不同耗能梁长度、层高对带D型偏心支撑与带K型偏心支撑的SRC柱-S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在耗能梁长度满足剪切屈服的条件下,D型偏心支撑的刚度小于K型支撑,但延性及耗能能力要优于K型;②两种类型支撑的刚度及延性都是随着层高的增大呈减小趋势。(2)采用反应谱法及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带D型偏心支撑、带中心支撑及不带支撑的SRC柱-S梁混合框架进行抗震性能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带中心支撑混合框架的抗震性能优于不带支撑混合框架,但次于带D型偏心支撑的混合框架。(3)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分析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同耗能梁段长度对带D型偏心支撑的SRC柱-S梁混合框架各构件内力的变化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耗能梁段逐渐减小时,D型偏心支撑混合框架的支撑和框架柱的轴压力逐步增大,这说明支撑在耗能梁段屈服后起到了第二防线的作用,有效地分担了框架柱受到的剪力,同时提出在耗能梁长度满足耗能梁剪切屈服条件下,采用较长的耗能梁的设计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桩基础作为一种承载力大,实用性强的基础形式被广泛应用。高速铁路中上部结构对桩基础的作用形式是一种动力作用,加之这几年频发的地震作用也是一种
预应力闸墩是泄洪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闸墩体内锚固区的受力状态比一般端锚固构件更加复杂,需要考虑空间效应、群锚效应等,是需要妥善解决的技术难题。分析预应力闸墩工作性态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304不锈钢板翅式结构在稳定工况下的热应力变化规律。为了得到板翅结构温度和热应力分布,本文建立了一种连续的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