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我国,以集中供热为代表的城镇供热系统体量大、能耗高,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供热系统的节能减排,已成为助力实现城乡建设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热系统节能减排的核心途径之一是在实际运行中开展精准调控,最终实现按需供热。目前集中供热系统的调控主要以一次网为主,关于二次网的精准调控,相关的研究和应用较少。本文以北京市某住宅小区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运行数据,运用SPSS、Pytho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以集中供热为代表的城镇供热系统体量大、能耗高,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供热系统的节能减排,已成为助力实现城乡建设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热系统节能减排的核心途径之一是在实际运行中开展精准调控,最终实现按需供热。目前集中供热系统的调控主要以一次网为主,关于二次网的精准调控,相关的研究和应用较少。本文以北京市某住宅小区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运行数据,运用SPSS、Python和MATLAB等软件,采用BP神经网络、PSO算法、PCA算法、MIV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等数据驱动方法,对供热系统二次网的运行调控进行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基于北京市某住宅小区供热系统智慧管理平台提取的逐时数据,针对供热系统热力入口层级的热负荷进行分析,建立了需求侧热负荷预测模型的初始特征集。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PCA法和MIV法三种方法进行热负荷的特征选择,建立了对应的特征集。其次,融合特征选择和粒子群算法,分别建立了BP神经网络、PSO-BP神经网络、Pearson-BP神经网络、Pearson-PSO-BP神经网络、PCA-BP神经网络、PCA-PSO-BP神经网络、MIV-BP神经网络和MIV-PSO-BP神经网络共8个负荷预测模型。对比各个模型预测结果表明,PSO算法对BP神经网络有提高精度和加快收敛速度的作用,由MIV算法构建的特征集所训练的模型预测误差最小,其中MIV-PSO-BP神经网络热负荷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7%,最适用于供热系统二次网热力入口层级的负荷预测。然后,基于模块化的建模思想和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热用户模块、二次网管网模块和换热器模块的数据模型,并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其中,热用户负荷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下,换热器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2.25%。基于准确的数据模型,耦合热用户模块、二次网管网模块和换热器模块,形成了“站-线-户”二次网智慧调控算法,进而结合实际工程形式与配置,建立了供热系统二次网整体智慧调控系统。最后,基于实际供热系统,选择2020-2021年供暖季中期的典型日,对供热系统二次网整体智慧调控系统进行实例分析。进而以本文供热系统实际情况为基准对照,对智慧调控系统进行典型日的节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与基准情况相比,基于数据驱动的供热系统二次网智慧调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有效降低供热能耗,并提高供热系统的热力经济性。本研究通过数据驱动方式,以按需供热为导向,研究供热二次网需求侧驱动的智慧调控技术,实现供热领域节能减排,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企业生产体系的建立,企业对机器设备的管理越发重视,采用一定的技术对机器生产可能存在故障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提前对机器设备进行维修,是企业生产与运行连续性的重要保障。在油气田开采的生产机器设备中,最常见的机器设备是中小型转动设备,设备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保障油气田生产的顺利实施,是保障有其他稳定生产的重要设备基础。随着油气田生产机器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油气田企业会对中小型转动设备的数据进行监控,
从场域理论视角对高职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基本特征进行阐释与分析发现,高职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主要存在团队及成员的自主性发展动力问题和外部动力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积极调整冲突,增强场域稳定性;激发动机,塑造文化主导的动力心理环境;完善保障机制,发挥场域中介作用;加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惯习的培养,重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
<正>在明清两代,小说名著问世后总有续书相继而出,其中《红楼梦》的续书最多。续书者动机不一,但多少都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之意,而所叙内容,也必然体现出续书者所处时代的特点。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1905年9月19日)至翌年二月二十八日在《南方报》开始连载吴趼人的《新石头记》,此书后出单行本,凡四十回。该书最后一回中有“补天乏术兮岁不我与,群鼠满目兮恣其纵横”,“气郁郁而不得抒兮吾宁喑以死,
“双减”是新时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在这项重大政策举措影响下,我国的课后服务的覆盖面将更广、参与度也将更高。文章在回顾课后服务政策与实施的基础之上,通过案例比较研究,指出了“双减”政策下学校课后服务的特点:课后服务的时间合理化、活动个性化、收费规范化、人员多元化。可通过构建安全机制、聚集家校协同、规范校外培训、保障教师权益等举措应对课后服务新问题。以促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发挥课后服
目的:观察淫羊藿素(ICT)在APP/PS1转基因小鼠AD模型中是否具有抗阿尔茨海默病(AD)效应,并分析其机制是否与调控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有关,为进一步开发ICT作为AD治疗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及同窝野生型C57BL/6对照小鼠,分为4组:WT+Vehicle组、WT+ICT组、APP/PS1+Vehicle组、APP/PS1+ICT组,其中AP
为明确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铺层渐变过程中的几何非线性变形及模态分布情况,构建了三种等厚度材质(全金属、半复合材料、全复合材料)机翼的有限元模型,基于CFD/FEM的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马赫及不同攻角下三种机翼的弯曲变形、扭转变形以及模态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三种材质机翼的弯曲与扭转变形均会随着马赫数的增加而呈现出非线性增长趋势,而攻角的改变则对机翼结构的非线性变形影响较小;复合材料铺层可以有效提高
家庭场域为个体生命带来个性成长、闲暇滋养,家庭行动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可低估,个体生命成长与家庭场域息息相关。事实表明,学校教育无法完全承担教育的全部理想,家庭的教育功能必须回归。时代的发展为家庭教育提供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方便快捷的信息技术,同时中国古典“自然观”也为家庭教育提供返璞归真之悟,这些为“在家”学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也为家庭的教育回归带来了可能性。家庭成员由单一角色转向多重角色,构建学习
机械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会产生噪声且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开发减振降噪复合材料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复合材料微观、宏观多尺度的方向解析复合材料模型的模态性能研究为出发点,进而讨论了当前三维纺织结构对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的贡献,为研究新一代复合材料的模态性能做理论与技术指导。
基于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提质增效的必要手段。智慧教育的持续发展与智慧环境的和谐构建对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介素养成为教师除职业道德素养、文化科学素养、业务素养和心理素养之外的必要素养,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媒介认识与媒介应用水平是适应智慧生态环境发展的关键。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索对促进教师教育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有着
该文针对NACA0009复合材料梯形水翼进行流固耦合数值计算,研究复合材料水翼水力阻尼及水弹性响应特性。研究建立了复合材料水翼流场模型、结构模型、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及湿模态模型,并利用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铺层角φ影响水翼模态振型,相比于φ=0°铺层,φ=+30°铺层和φ=-30°铺层水翼的一阶模态频率降低,二阶和三阶模态频率升高。研究进一步对水翼振动过程的阻尼特性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