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腰椎后路可经皮微创置入的动态内固定系统,阐明其结构,原理及特点。并通过对该系统的动态内固定棒进行力学测试,对比坚强固定棒,探讨其在下腰椎疾病中的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腰椎后路可经皮微创置入的动态内固定系统,阐明其结构,原理及特点。并通过对该系统的动态内固定棒进行力学测试,对比坚强固定棒,探讨其在下腰椎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腰椎后路经皮动态内固定棒的研制:提出新型动态内固定棒的设计思路,委托器械公司加工制造样品。2.新型腰椎后路微创动态内固定棒与坚强内固定棒的力学测试比较:随机抽取5根微创动态内固定棒与5根坚强固定棒作为受试对象,分组进行抗压、拉伸、扭转试验(包括正转与反转)。由材料力学试验机分别加载不同程度的负荷,记录微创动态内固定棒与坚强内固定棒组在不同程度载荷下的抗压程度、拉伸程度、扭转程度,并绘制力变曲线,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处理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1.在抗压试验中,加载生理负荷范围下,微创动态内固定棒的屈曲活动度为15°,较坚强固定棒活动度大,微创动态固定棒组与坚强固定棒组在屈曲活动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拉伸试验中,加载生理负荷范围下,微创动态固定棒的位移活动度为0.48mm,较坚强固定棒活动度大,微创动态固定棒组与坚强固定棒组在伸展活动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扭转试验中,加载生理负荷范围下,微创动态固定棒的扭转活动度为6.11°,较坚强固定棒活动度大,微创动态固定棒组与坚强固定棒组在扭转活动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该系统的设计符合微创理念。2.该动态内固定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可部分保留固定节段的活动度,通过力学测试表明其抗压、拉伸、扭转活动度优于坚强固定棒,符合动态固定的理念。
其他文献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的《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1924)属于殖民时代的旅行写作。在这部描写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小说中,福斯特以其深刻的社会良
采用生育价值观问卷对贵州1 122名在校大学生生育价值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在生育数量、时间和质量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需要、方法、愿望和职责因子得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
薄膜太阳电池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能源之一,对缓解能源危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综述了目前国际上研究较多的几种薄膜太阳电池的最新进展,包括
人类的专注力是逐渐发展而来的,对幼儿来说,教学活动中的专注行为,是他们在课堂有效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融合环境下,ADHD儿童的专注行为与普通幼儿相较下,在质和量上呈现
锦西灌区作为一个新建的大型灌区,能为区域社会经济发挥巨大的作用,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灌区工程在节水灌溉的同时,还应在管理上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灌区
目的:测定正常人群256CT下头皮灌注参数值[组织血容量(TBV)、组织血容量(TBF)、达峰时间(TTP)]范围。材料与方法:选取31例正常人在256 CT下行头皮灌注检查,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比观察,探讨前路手术结合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将符合标准的6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
目的:观察应用带锁髓内钉与LISS钢板治疗小腿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小腿中下段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对我院骨科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新鲜小腿中
背景:肢体延长技术是应用牵张成骨原理解决临床上肢体短缩畸形的有效手段,相关基础研究的发展使其技术日益成熟并在临床上有效广泛应用。牵张成骨过程常伴有并发症出现,如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