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各大媒体的负面新闻数量逐渐增多,负面新闻作为反映社会问题的新闻,其产生的来源是现实社会中存在某些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必然存在许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便成为负面新闻内容的素材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报道正不断影响着相关受众群体(包括大学生群体)的情绪、心态与价值观。由于受到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增加、国际经济形势不明朗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遭遇“最难就业季”。大学生毕业后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的职业发展,关系到其家庭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新闻信息是大学生高度关注的信息。故本研究选择求职负面新闻作为实证研究的刺激源。目前,针对负面新闻传播消极作用的实证研究还很少。本论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阅读指定求职负面新闻后社会情绪的反应进行测量分析研究,论文试图丰富相关研究成果,填补该领域实证研究的空白,并根据分析结果为学校相关教学引导活动提出改进建议。本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本科学生进行相关调查,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所调查学校大学生对于问卷中出现的求职负面新闻会产生微弱的积极社会情绪反应和一定强度的消极社会情绪反应,大学生对于问卷中出现的求职负面新闻的消极社会情绪反应处于中等偏下强度;(2)与低年级(低年级包括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大学生相比,高年级(高年级包括大三、大四两个年级)大学生对于问卷中出现的求职负面新闻会体验到相对较强的消极社会情绪;(3)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及比较富裕的大学生群体相比,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大学生群体对于问卷中出现的求职负面新闻会体验到相对较强的消极社会情绪。本研究在以上研究结果及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校相关的心理咨询教育、职业指导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