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废水中污染物处理是科学工作者们近年的研究热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染料化学性质稳定,难以生物降解,对人类和生物的危害大。目前常用的物理、化学、生物水处理方法中,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高效以及吸附剂易于回收等优点,因而是公认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等污染物的最具吸引力的方法之一。多糖是一类拥有优异结构特征的天然聚合物材料,由于其具有大量高活性的官能团和聚合物链的柔性结构,适于吸附重金属离子和有毒染料。本论文研究利用资源丰富、可再生的多糖原材料合成复合物吸附剂,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染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了壳聚糖/NiO复合物吸附剂,并进行了XRD、FTIR和SEM表征。对壳聚糖/NiO复合物吸附水溶液中刚果红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溶液的p H值、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浓度、接触时间和温度等进行了研究。实验数据表明,在较宽的pH范围内壳聚糖/NiO复合物对刚果红均表现出高的吸附效率,当吸附剂用量为1.0 g/L,吸附时间60 min,最大吸附量达到188.68 mg/g。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能较好的描述吸附过程。热力学数据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该吸附剂可以很容易的从体系中分离出来,且经过5次循环后仍能保持高的吸附效率。(2)制备了壳聚糖-聚苯胺和海藻酸钠-聚苯胺水凝胶吸附剂,用于水溶液中重金属Cr(Ⅵ)离子的吸附。考察了吸附剂用量、Cr(Ⅵ)离子浓度、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聚苯胺和海藻酸钠-聚苯胺水凝胶用量分别为0.5 g/L和0.6 g/L,吸附时间30 min,壳聚糖-聚苯胺和海藻酸钠-聚苯胺水凝胶对重金属Cr(Ⅵ)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9.76 mg/g和118.20 mg/g。两种吸附剂对重金属Cr(Ⅵ)离子的吸附过程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阶动力学模型。脱附实验表明,两种吸附剂都可循环使用6次,且拥有较高的吸附性能。(3)制备了Fe~0@海藻酸钠复合物,进行FTIR、XRD、SEM、EDS表征。吸附实验表明,Fe~0@海藻酸钠复合物对于水溶液中Cr(Ⅵ)离子表现良好的吸附性能。当吸附剂用量为2 g/L,吸附30 min达到平衡。数据分析表明,吸附动力学更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平衡研究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的描述吸附过程,对重金属Cr(Ⅵ)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85.87 m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