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 ICS)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基石,但是哮喘患者普遍存在用药不依从的情况,用药依从率集中在30%~-45%。目前针对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干预多数不是以理论为基础,且主要为不同形式的健康宣教和提醒用药,往往忽视了患者用药动机和自我效能的重要作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由于同时纳入了动机和自我效能的概念,为促进行为的改变或预防提供了简洁且有效的框架。目的:评价基于IMB模型的干预措施对提高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有效性及其对哮喘患者哮喘知识、用药动机、吸入技术、用药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属于类实验性研究,于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抓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干预组研究对象接受基于IMB模型的干预措施,包括动机性访谈、发放并讲解哮喘知识手册、讲解并演示吸入技术。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基础干预措施,包括发放知识手册并解答患者疑问、口述吸入技术步骤、日常生活指导。在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干预完成后1个月、干预完成后3个月,采用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哮喘知识问卷、哮喘用药决策权衡问卷、吸入技术6个步骤、用药自我效能问卷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用药依从性、哮喘知识、用药动机、吸入技术、用药自我效能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完成后3个月,共88例研究对象完成资料收集,其中干预组43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结果显示:(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完成时、干预完成后1个月、干预完成后3个月的用药依从性、哮喘知识水平、用药动机、吸入技术、用药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干预组研究对象的用药依从性、哮喘知识水平、用药动机、用药自我效能在干预完成时、干预完成后1个月、干预完成后3个月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08);吸入技术在干预完成时高于干预前(P<0.008),在干预完成后1个月、干预完成后3个月与干预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08)。结论:在哮喘人群中,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干预措施对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是有效的,它能提高患者的哮喘知识、用药动机、吸入技术及用药自我效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IMB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用药依从性的3方面重要因素,为提高哮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供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