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间位芳香族聚酰胺(PMIA)在耐高温和可纺性上比其他聚合物材料要突出,作为一种耐高温阻燃纤维迅速发展起来。但是聚芳酰胺在燃烧后炭层稳定性还是不够好。近年来,在分子主链上,通过共聚的方法引入阻燃元素和基团,制备阻燃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其阻燃效果持久,不挥发、不迁移、对环境友好,有利于纺制纤维,因此它代表了阻燃纤维材料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设计并合成改性间位芳香族聚酰胺使其进一步提高阻燃性,氧化稳定性,增加成炭量,并能保持优异耐热性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际意义。本论文首先先合成单体BNPPO,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率为78%。通过B NPPO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在一定溶剂中反应制得合成了单体双(3-硝基苯基)-4-溴苯基氧化膦,本实验中,采用浓硫酸和冰乙酸作为反应溶剂,其中N-溴代丁二酰亚胺略过量,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双(3-硝基苯基)-4-溴苯基氧化膦收率为65%。用交叉(NBS)偶联反应合成了单体双(3-氨基苯基)-4-苯乙炔苯基氧化膦,本实验,采用N,N_二甲基乙酰胺作溶剂,苯乙炔(PAC,使用前先减压重蒸)、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DMAc)作为催化剂,三苯基膦(PPh3)作为配体,碘化亚铜做助催化剂,在最佳反应和纯化条件下,双(3-硝基苯基)-4-苯乙炔苯基氧化膦收率为56%。用水合肼还原的方法得到了单体双(3-氨基苯基)-4-苯乙炔苯基氧化膦,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双(3-氨基苯基)-4-苯乙炔苯基氧化膦收率为59%。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它们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合成和纯化路线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讨论了反应温度、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双(3-氨基苯基)-4-苯乙炔苯基氧化膦与对苯二甲酸(TPA)和对笨二胺(PPDA)通过、膦酰化法合成新型的聚芳酰胺。研究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amazaki间、等几个因素对聚芳酰胺特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0的用量是Py的4倍,聚合反应的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4h的条件下得到聚合物.35mol/L, NMP的特性粘度最大为使用0.270(dL/g)。对聚合物进行了结FT-IR,1H-NMR,31P-NMR构分析,测得聚合物的拉伸强度为23.断裂伸长率高的达到了1.33%,弹性模34Mpa,量为1.9GPa,表明由于反应条件的比较难以控制,聚合生成的聚酰胺薄膜比较脆。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由于引入苯乙炔结构,使得分子链刚性下降、增加了非晶态层的扩散通道,表现为接触角变小,吸水率增大。含苯乙炔结构的引入可以使聚合物获得更高的阻燃性,稳定性研究表明含苯乙炔结构的单体的引入有影响聚合物在浓硫酸中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