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是针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采取足部穴位按摩与糖尿病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法,从理论、临床两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达到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防止足溃疡发生的目的,旨在探讨糖尿病足二级干预的有益途径。[方法]本研究选取0级糖尿病足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在应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实验组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增加足部穴位按摩治疗。通过神经病变检查、足部自觉症状、神经电生理、踝肱比(ABI)等指标,来观察足部穴位按摩结合糖尿病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周围神经、周围血管病变的干预作用。[结果]1周围神经病变:①神经病变检查:压力觉:干预结束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振动觉:干预结束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足部自觉症状:干预结束后,麻木感、疼痛感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麻木感实验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疼痛感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神经电生理:干预后两组感觉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运动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波幅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实验组感觉腓肠神经波幅、运动正中神经潜伏期、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周围血管病变:①足部自觉症状:冷感:干预结束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踝肱比:干预3个月、6个月后,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需要早期预防,综合干预,本研究通过足部穴位按摩结合糖尿病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二级预防的干预,能显著减轻患者足部麻木感、疼痛、冷感;显著改善患者压力觉及振动觉减退;显著改善感觉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腓肠神经波幅;显著改善运动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本研究提示足部穴位按摩结合糖尿病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二级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