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啦啦操分为技巧啦啦操与舞蹈啦啦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也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兴体育运动。我国啦啦操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且很多高校已将啦啦擦作为学院的一个独立体育项目在普及和发展。但从目前发展状况来说,与美国、日本等啦啦操强国还具有较大差距。本文研究的是舞蹈啦啦操,舞蹈啦啦难度分为三类:旋转、跳步、柔韧与平衡。在这三类难度动作中,旋转类难度是各个队伍在平常的训练过程中最不容易掌握,训练起来最难,在比赛场中也最不容易整齐和稳定发挥的一类难度,所以在训练时候我们将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训练此类难度上面,并且不是每一队伍都能经过长期训练就能完全掌握这类难度的训练技巧和方法,导致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旋转难度的训练方法上本来就出现了问题使得队员在完成套路的时候旋转类难度不整齐,或者是由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训练上,最后由于技术的还不稳定也造成了比赛结果的不理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针对舞蹈啦啦操旋转类难度中的挥鞭转这个典型动作进行实验、比较与分析,得出了一个系统训练此难度的优化方法。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能对这类难度的动作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有利于在此基础上能发展能难更新的旋转类难度动作,提高每个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各方面竞技能力。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影响挥鞭转难度动作的因素有:支撑腿踝关节的力量、腰腹的中控、摆动腿在旋转过程中的摆动与控制、手臂与旋转的配合。这四个影响因素相互关联,每一个因素必须做到协调统一才能稳定完成挥鞭转难度。2、通过本文实验的证明,教练们可以采用本文在进行研究时运用的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所得出的结论作为训练舞蹈啦啦操挥鞭转的实践理论并加以实施,使得队员的各项身体素质得以提高,旋转类难度动作的稳定性加强。3、与国外的舞蹈啦啦操强国(美国、日本)相比较,我国的旋转类难度花样性、稳定性还远不及美国和日本,造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对舞蹈啦啦操教练员的专业技术的培训力度还不够,队员自身的各项身体素质也远不及国外的选手。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舞蹈啦啦操教练员与裁判员,从整体上提高我国舞蹈啦啦操的水平。4、目前我国的舞蹈啦啦操高水平队伍主要以大学为主,初、高中的优秀队伍很少。但是在比赛中了解到,就算是高水平队伍也会出现“人员断层”的现象,要重视训练体系的构建,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5、目前我国舞蹈啦啦操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依赖于高等专业院校,要从课程的开展上将此项目纳入其中,专业协会为其提供社会服务,对项目的科学研究继续深入下去。课程、专业协会、项目的科学研究三者相结合,才能将我国的啦啦操项目持续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