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阳关”叠至今——中国文化意象之“阳关”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x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作为凝结文化、会聚情志的载体,自其滥觞、扬波涵养了文化的内涵、包容着情志的书写,“文化意象”更跨越辞章之美,涵咏文化大义,吟唱文化心理;“阳关”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意象典型,融汇了丰富的文学、历史、艺术内涵,并且跟随时代的行进,其所体现的深层文化意蕴不断的演进着,在充实、发展自身的同时,“阳关”意象亦折射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不同文化心理及人文精神。本文试勾勒“阳关”意象的意蕴流变历程,从“意”之内涵生成,到唐代的“阳关曲”,至宋代的“阳关图”,及至宋以后的“阳关”之意味,与各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个体特质相对照,挖掘其深层的文化内蕴,丰富其意象内涵,揭示其对现代文化的启示与思考。
其他文献
绿原是中国现当代汉语新诗创作领域中一位勇于坚持人生信念而又执着追求的艺术闯将,也是一位在人文学科疆域内之诸多方面都有建树且成绩颇丰的优秀“学者型”诗人。诗人曾经因
库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后现代小说家之一,被视为“黑色幽默”的代表人物,其《五号屠场》、《猫的摇篮》、《囚鸟》、《冠军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