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斯芬克斯因子”与文学的教诲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de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一个“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斯芬克斯因子”包含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两个部分,影响着人类在生物、伦理和科技方面的选择。文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宣扬伦理和道德。无论是东方文学还是西方文学,都把认识人自身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自古希腊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提供了大量理性意志控制自由意志的文学范例,用不同的语言和形式讲述着人作为一个“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古希腊神话是人类童年的美丽诗篇,犹如人类还未成年的孩童,文学作品中的人虽然也是由“斯芬克斯因子”组成,但是处于人类的儿童时代,他们还没有完成伦理选择获得成熟的伦理意识,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一种天性的流露。而从中世纪到二十世纪的文学,都呈现出明显的善恶观念,只是斯芬克斯因子在作品中有着不同的组合和变化,但主流都是主张用人性因子控制兽性因子,使人物的行为合乎伦理。本文以“斯芬克斯因子”为切入点对西方四部经典作品《威廉·威尔逊》、《化身博士》、《道林·格雷的画像》、《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这四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斯芬克斯因子”,探讨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之间的不同组合与变化,进而阐释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我们理解上述作品提供新的视角。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对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斯芬克斯因子”做一个断代史的分析,并以四个具体文本为研究“斯芬克斯因子”的切入点。《威廉·威尔逊》、《化身博士》、《道林·格雷的画像》、《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这几部作品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和形式上的相似性,作品都把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外化为两个不同的形象,相较于其他文学形式,这种将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并存和斗争状态夸张放大的形式更能触动人的心灵,引起人对自身的反思。第二章着重论述这四部文学作品如何用独特的文学形式讲述人作为一个“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即:作品用图解的方式将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外化为两个不同的形象,一方代表人性因子,方代表兽性因子,通过两个形象的对话、冲突、决裂或融合,展现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冲突和斗争。第三章阐释作品的伦理教诲价值,即:作为伦理存在的人,其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同时并存,虽然兽性因子的存在会让人感到痛苦,但也是一种反面经验,促进人追求美好的东西。人应该让理性意志控制自由意志,占领道德的制高点,扬善避恶。在结语中,以这四部小说为例,分析了“斯芬克斯因子”在儿童和成人身上的不同组合,以及在具有成熟的伦理意识的成人身上,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组合较量造成的人物不同命运。
其他文献
摘要: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持续性和衍生性等特征。为尽量减小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在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伤亡人员的救助,还
本研究以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为主要内容,把具体的并购案例进行提纲挈领和归纳总结。通过本研究我想总结出一个新的并购融资方式,把具体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归纳其存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广告成为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盈利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研究互联网广告平台,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也慢慢地开始从传统媒体广告投放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一类与人类恶性肿瘤相关的病毒,最早发现其与子宫颈癌相关。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的生
<正> 可惜我不懂什么比较文学,要不然我一定比较一下《白蛇传》、《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与《巴黎圣母院》。《白蛇传》是戏,而且窃以为是最伟大的一出戏,正象《红楼梦》是中国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定位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而GPS无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定位技术。然而定位需求不只局限于室外定位,室内定位尤其在医院、大型楼宇等
本文对现代居住建筑单元入口公共空间的现状以及入口空间对于人们交往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倡导空间功能的聚合性。同时,提出可识别性、可防卫性、邻里感受三方面的空间属性,最
目的:研究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对微小血管活动性出血方式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建立体外模型,通过可调式输液泵控制人工血管内液体流量及流动方式,模拟不同内径、不同流量及
文本解读历来被看作是语文课程的重中之重。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的发展趋势直接代表了整个语文课程的基本走向。如何进行文本解读,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文本的最佳解读?因此
商法学逻辑起点是指商法学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起始性范畴。当前商法学存在体系松散、独立性争议的问题,学者指出,寻求商法理论的逻辑起点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且有助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