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榆神矿区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地质构造简单,开采条件优良,但是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水资源保护基础理论研究,是榆神矿区“煤-水”双资源型矿井煤炭资源科学开发面临的迫切任务。 以榆神矿区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榆神矿区的煤水赋存特征及首采煤层顶板涌(突)水综合条件入手,以实现保护矿区的水资源为目标,主要做了如下研究: (1)筛选出了平面上均匀分布的410个钻孔数据作为本次研究的基础资料,通过基础地质图件的绘制系统地研究了榆神矿区煤-水赋存特征及首采煤层与含水层的关系; (2)通过SPSS软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最终将榆神矿区首采煤层上覆含(隔)水层组合类型划分为5个区:砂-土-洛-基型(Ⅰ)、砂-土-基型(Ⅱ)、砂-基型(Ⅲ)、无水开采型(Ⅳ)、烧变岩型(Ⅴ); (3)运用多元地学信息复合叠加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GIS叠加分析,叠加首采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及煤层开采顶板冒落安全性分区图,得到首采煤层开采顶板涌(突)水条件综合分区图,最终将榆神矿区首采煤层顶板涌(突)水危险性分为四个等级:危险性大区(Ⅰ)、危险性较大区(Ⅱ)、危险性中等区(Ⅲ)和危险性小区(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榆神矿区每一层首采煤层的上覆含(隔)水层组合类型及其顶板涌(突)水危险性分区。 本文采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榆神矿区首采煤层上覆含(隔)水层空间组合类型及顶板涌(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研究,得到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区域的采煤规划及科学开采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