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脉冲作用下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的机理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xia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电脉冲拉伸实验中AZ31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断口的演化过程、显微组织,提出了电脉冲对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的作用机理,并通过电脉冲冲压实验所得结果对这一机理进行了验证。首先,在电脉冲拉伸实验中,AZ31镁合金的断裂伸长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断裂方式发生明显转变。显微组织结果显示塑性的提高源于镁合金在电脉冲作用下获得的细小再结晶晶粒。其次,本文在以上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电脉冲作用下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的理论分析。为了确定电脉冲拉伸实验中动态再结晶发生的实际温度,本文研究了适用于电脉冲拉伸实验的温度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显示电脉冲作用下再结晶开始温度和完成温度都较传统理论有很大幅度的降低,说明电脉冲对AZ31镁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具有明显的促进的作用。本文认为电脉冲对镁合金的促进作用源于电脉冲的恢复效应中所包含的热效应与电迁移效应的耦合作用。在空位扩散流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对热效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并提供了计算方法。该方法指出电脉冲所特有的热效应有别于传统热加工。结合电迁移效应,分析了热效应与电迁移效应的内部关系。此外,本文提出了电脉冲的累积效应。在利用电子风力理论进行理论计算的同时,还建立了恢复效应与累积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将电致塑性两大研究重点电子风力理论与显微组织改善结合起来。本文认为电脉冲作用下镁合金动态再结晶过程可以视为恢复效应与累积效应之间关系的演变过程,其演变过程分别对应动态再结晶过程的三个典型阶段:再结晶储能、动态再结晶、晶粒长大。最后,在电脉冲冲压实验中,AZ31镁合金的冲压效果较传统热加工不具备明显优势,显微组织结果显示即使在较高的温度下动态再结晶亦不显著。利用所得机理结论从恢复效应与累积效应的相互关系进行解释,并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所得机理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非晶态合金由于其自身独特的结构特点,具有传统的晶态金属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因而成为特殊领域下的新型结构材料。与其他非晶合金相比,镁基非晶合金由于其资源丰富、价格
<正>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小儿病例国内已有30例报导。我院近年来遇到一家兄妹二人均患本症,死后都做了尸检,特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一,男,8天,汉族。因消瘦,食欲减退,精
指出了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及美国标准ASME VIII-2中内压回转壳体厚度计算公式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办法和修正公式。
<正>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上已经有不少绿色建筑的典型案例和成功尝试,在逐步推动着绿色建筑向前发展。在各国绿色建筑的成功案例中绝大多数都是以中小型建筑居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各方面工作必须要有政策法规给予保障,才能使各方面的工作规范、有序。公共政策的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
鉴于流体 -固体两相流及其数值模拟在化学工程中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Euler坐标系下流体相湍流模型、颗粒轨道模型以及流体 -颗粒双流体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数值模拟方
磨削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磨削过程中包含着工件材料的破碎、磨屑的形成、磨粒的破损等,并由此而产生了磨削力、磨削热及声发射现象等。由于磨削中产生的磨削力,声发射信号
如今西方许多学者都在探讨后殖民时代如何公正地对待其他民族和国家 ,尤其是前殖民地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问题。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人们必须首先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
本文对国内外甲基叔丁基醚(MTBE)和叔丁醇(TBA)的生产方法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并从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指出目前生产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甲基叔丁基
<正>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下简称CAH),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由于肾上腺皮质缺乏某些羟化酶,导致皮质醇合成不足及垂体前叶代偿性分泌过量ACTH,致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