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下丘脑室旁核通过自主神经对心血管的抑制作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dahu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实验通过核团内微量注射谷氨酸的方法,探讨化学刺激下丘脑室旁核(PVN)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PVN注射组(n=18)及其对照组(n=6);PVN注射组又分为单纯PVN注射组(n=6)、心脏交感神经阻断后PVN注射组(n=6)、迷走神经切断后PVN注射组(n=6)。PVN核团内微量注射谷氨酸(Glu),通过PowerLab/8spSCSI/USB记录仪连续采集血压(BP)、心电图(ECG)、心率(HR),观察刺激PVN对BP和HR的影响。分别比较心脏交感神经阻断前后、迷走神经切断前后刺激PVN对BP和HR的影响。对实验组的所有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当P<0.05时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结果: 1.用10mmol/LGlu0.1μl微量注射到PVN可以引起心率和血压的下降。并显示为剂量依赖性。 2.PVN刺激所引起的心率下降不因迷走神经的切断而消失。 3.高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断剂Metoprolol阻断心脏β1受体后,PVN刺激不能再引起心率下降。 4.同样条件刺激PVN的不同部位引起心率和血压的上升。 结论: 下丘脑室旁核内微量注射Glu引起心率和血压的下降,室旁核内存在对心血管活动起抑制作用的区域,这种作用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来产生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与中国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的关系。 方法: 对两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家系A和家系B)成员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系统
我国约有300多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角膜移植术尤其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这些患者的重要复明手段。角膜移植术是目前同种器官移植中成功率最高的一种组织移植手术,对眼部条件好的病例,术后第1年的排斥率仅为10%,但对于病情复杂的高危角膜移植病人(High-risk keratoplasty patients)如:受体眼表新生血管化、持续炎症、结角膜化学伤、大植片移植、第二次移植等病人,虽通过HLA配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