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检索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人工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这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的评价,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和预后,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Cochrane协作网建议的检索策略,收集有关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试验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2010年1月2020年12月,通过计算机在Pubmed、Embase数据库、Medi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索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人工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这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的评价,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和预后,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Cochrane协作网建议的检索策略,收集有关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试验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2010年1月2020年12月,通过计算机在Pubmed、Embase数据库、Medin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等相关数据库使用主题词和自由词进行文献检索,中文搜索关键词为:桡骨头骨折、假体置换、切开复位、内固定等;英文搜索主题词为:Radial head fracture,prosthetic replacement/radial head replacement,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Mason type Ⅲ。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其给出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扩展我们的检索范围,以增加我们的数据资料。结果:笔者通过相关主题词进行了系统的检索,共找到相关文章458篇,(其中中文文献301篇,英文文献157篇),最终共纳入7篇文献,统计纳入的文献,得到纳入研究对象351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171人,桡骨头置换组为180人,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案在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SMD=5.36,95%CI(1.82,8.90),P=0.00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16,95%CI(0.06,0.42),P=0.0002]、术后满意率[OR=3.63,95%CI(1.50,8.81),P=0.004]等指标上,桡骨头假体置换均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肘关节屈曲活动度[SMD=0.42,95%CI(-0.39,1.24),P=0.31]、肘关节背伸活动度[SMD=-0.13,95%CI(-0.79,0.53),P=0.70]、前臂旋前活动度[SMD=2.84,95%CI(-1.51,7.20),P=0.20]、前臂旋后活动度[SMD=1.25,95%CI(-5.89,8.38),P=0.73],等指标上,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固定术这两种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通过对纳入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得出,在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方案选择上,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术后疗效比较,假体置换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较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以及术后满意度高。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是国内外近十年的文献,所以研究对象使用的假体材料和内固定材料存在一定差异,以及由于术者的不同,术中伴随的损伤均有差异,这些都会对本次研究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更多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现有的起重机泵阀协同压力流量复合液压控制系统,降低了快速大流量时的系统能耗,提高了微动时流量的控制精度;但是该系统在快速模式和微动模式之间切换时,液压缸无杆腔内会产生流量和压力的剧烈波动,原因是电液比例泵和电液比例多路阀的控制不协调。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一种泵阀协同压力复合液压控制系统的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对新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改进控制策略后,由快速模式切换
目的:肥胖流行趋势愈加严峻,尤其是伴随国内老龄化进程女性肥胖问题更加突出。参与HPG轴调节的弓状核Kisspeptin神经元在中枢能量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探讨Kisspeptin神经元激活棕色脂肪产热改善代谢的神经环路为治疗女性肥胖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和药物研究靶点。方法:1.将配繁得到的8周龄Kiss1-CreGFP雌性小鼠随机分成2组,进行适应性高脂饲料喂养,在小鼠年龄>60天后双侧下丘脑AR
目的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情况及心脏左室重塑情况,分析PA患者左心室重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PA患者中MS及其组分与左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01月01日-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并确诊为P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人体成分中的肥胖相关指标特别是内脏脂肪面积,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相关性,探索早期发现DPN高风险T2DM人群的新方法。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13例T2DM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
目的:探讨angiosome理念指导的腔内再血管化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血管外科出院的71名糖尿病足患者(72条患肢)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脂指数、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合并的基础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检验学情况(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患肢血供情况(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
目的:跨膜蛋白24(Transmembrane protein 24,TMEM24)在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干预对TMEM24的作用以及TMEM24基因表达水平对脂毒性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1.PA对TMEM24的影响:(1)采用体外培养的βTC6细胞,设置三个不同PA干预浓度,分别为0.25mmol/l、0.5mmol/l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本院因升主动脉根部疾病而进行Bentall手术所致患者的相关病例数据资料,总结其临床经验,客观地评价Bentall治疗各种主动脉根部疾病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对在我院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317例行Bentall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资料及其随访研究成果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详细地分析了患者的病例数据资料,讨论了手术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分析了并发症可能会发生
【目的】探究不同胆囊干预策略下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结石复发的概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阐明胆囊在胆总管结石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01月-2018年01月首次因胆总管结石就诊于我院行ERCP取石治疗的患者共562例,排除合并胆道肿瘤、ERCP后结石残留、数据缺失以及失访的患者后,共355例,随访3年,其中复发者75例,未复发者280例,总复发率21.13%。将355例患者按照不
背景及目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要手术治疗。颈椎前路间盘摘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规术式。ACDF术中置入椎间融合器,对椎体间的撑开作用有助于神经根的减压,但过度撑开可能会损伤后方韧带、小关节,引起术后颈部疼痛不适。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ACDF椎间关节撑开程度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
目的经椎旁入路微通道显微椎管减压(paraspinal mini-tubular lumbar decompression,PMTD)技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技术均已广泛应用于治疗I度退变性腰椎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但二者手术方式与手术理念各有优势,关于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