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苯及其同系物、脂肪酰氯及卤代烷等为原料,精细合成了八种结构明确、单一且高纯度的烷基芳基磺酸盐,其代号分别为DMФC12-1S、DMФC12-3S、DMФC12-5S、DMФC14-3S、DMФC16-3S、ФC14-3S、MФC14-3S和EФC14-3S。经两相滴定法测定其活性物含量均大于95%。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部分磺酸盐在25℃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求得表面活性剂在各浓度下的吸附量;并考察了NaCl、NaOH及正丁醇对磺酸盐在气/液界面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表面张力先急剧降低到最低值然后基本不变;随芳基向碳链中间位置的移动,cmc、Am增大,γcmc、Γmax下降;随着磺酸盐碳链的增长,cmc、γcmc、Am下降,Γmax增大;加入NaCl及NaOH后,cmc、γcmc及Am均下降,Γmax增大;而正丁醇的加入则使cmc、γcmc及Γmax均下降,Am增大。采用旋滴法测定了45℃时四种烷基芳基磺酸盐与系列正构烷烃间的界面张力。界面张力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直至达到平衡。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g/L,NaCl浓度为2g/L,正戊醇体积分数为1.5%的条件下,随着油相烷烃碳数增加,动态界面张力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随着磺酸盐芳环上短碳链链数的增多和碳数增大,动态界面张力达到平衡的时间变长,且nmin逐渐增大,DMФC14-3S和EФC14-3S在其nmin值时达到了超低界面张力,界面吸附行为最好。并考察了NaCl浓度、醇结构及其浓度对DMФC14-3S溶液与正癸烷间界面张力的影响。确定了固/液界面吸附的液固比为50,饱和吸附时间为24h。考察了磺酸盐结构及添加剂对磺酸盐在油砂表面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着磺酸盐浓度的增加,吸附量先增大后达平衡;温度高不利于吸附;随着NaCl及NaOH浓度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加;随着正丁醇浓度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减小;且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芳基位置向烷基链中间的移动,吸附量逐渐减小,随着烷基碳链的增长,吸附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