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烷基芳基磺酸盐界面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 :大庆石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t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苯及其同系物、脂肪酰氯及卤代烷等为原料,精细合成了八种结构明确、单一且高纯度的烷基芳基磺酸盐,其代号分别为DMФC12-1S、DMФC12-3S、DMФC12-5S、DMФC14-3S、DMФC16-3S、ФC14-3S、MФC14-3S和EФC14-3S。经两相滴定法测定其活性物含量均大于95%。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部分磺酸盐在25℃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求得表面活性剂在各浓度下的吸附量;并考察了NaCl、NaOH及正丁醇对磺酸盐在气/液界面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表面张力先急剧降低到最低值然后基本不变;随芳基向碳链中间位置的移动,cmc、Am增大,γcmc、Γmax下降;随着磺酸盐碳链的增长,cmc、γcmc、Am下降,Γmax增大;加入NaCl及NaOH后,cmc、γcmc及Am均下降,Γmax增大;而正丁醇的加入则使cmc、γcmc及Γmax均下降,Am增大。采用旋滴法测定了45℃时四种烷基芳基磺酸盐与系列正构烷烃间的界面张力。界面张力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直至达到平衡。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g/L,NaCl浓度为2g/L,正戊醇体积分数为1.5%的条件下,随着油相烷烃碳数增加,动态界面张力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随着磺酸盐芳环上短碳链链数的增多和碳数增大,动态界面张力达到平衡的时间变长,且nmin逐渐增大,DMФC14-3S和EФC14-3S在其nmin值时达到了超低界面张力,界面吸附行为最好。并考察了NaCl浓度、醇结构及其浓度对DMФC14-3S溶液与正癸烷间界面张力的影响。确定了固/液界面吸附的液固比为50,饱和吸附时间为24h。考察了磺酸盐结构及添加剂对磺酸盐在油砂表面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着磺酸盐浓度的增加,吸附量先增大后达平衡;温度高不利于吸附;随着NaCl及NaOH浓度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加;随着正丁醇浓度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减小;且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芳基位置向烷基链中间的移动,吸附量逐渐减小,随着烷基碳链的增长,吸附量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体微粒口腔黏膜移植在阴道成形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08年4月,收治9例先天性无阴道及1例阴道再造术后7年继发阴道狭窄患者。年龄18~31岁,平均26岁。患者
纳米粒子由于其特定的物理、电子和化学特性,如比表面积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吸附能力强等,已广泛应用于电化学领域。离子液体已用于电化学和电分析领域,他们具有很多
自从18世纪末发现金属元素铬以后,铬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耐火等行业中。在电镀工业中由于铬的光泽和高硬度、高耐磨性,它常常被用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不同食物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污染现状。方法 2013年在该地采集不同的13种食物样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结果调查共抽检样
聚合物材料具有典型的高机械强度稳定性以及适用的pH值范围宽等诸多特点,因而在离子交换色谱的应用中使用是很有优势的。合成带有离子交换功能团的聚合物整体柱的方法通常有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72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
通常,利用微乳液电动色谱法(MEEKC)法测定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logPo/w)需要使用参考化合物建立标准曲线,且需要获得微乳相的迁移时间,这都给测定引入了误差。为了避免这些误
近年来,通过引入功能性官能团调节星型分子的结构及电荷转移效率提高材料的传输能力与发光性能是改良材料、探索新型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对于星型材料的发光机理、结构
铁矿石作为钢铁行业中的重要生产原料,其品质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对铁矿石品质进行快速、精准的检测分析非常重要。与此同时,稀土元素在钢铁生产中起到了脱氧剂和脱
CeO2由于具有良好的储氧和供氧能力以及分散表层活性组分的特性,是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助剂或载体,在催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选择以Ce02为载体负载V2o5、MoO3催化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