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转型研究——基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和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与现在,都不可离析地交织在一起。从表面上看是经济行为,事实上这种行为发生的背后却隐藏了深深的文化根基,与宗教、等级、风俗、仪式、道德、情感等要素密不可分;表面上看是由宗教、禁忌、礼仪等文化要素组成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人类行为,事实上却存在着财物的生产、供给和分配等功能,甚至更深层次地暗含着经济秩序等问题。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当局部的经济类型占据主导地位时,就会排斥和挤压与其并存的其他经济类型,在以保障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形成一种“中心—边缘”的格局,并随之构建一套作为支撑理念的话语体系。现代世界格局表现为以资本为主导,以西方发展模式为标准而形成的“主流与附属”、“中心与边缘”、“支配与被支配”的格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全面地被世界经济体系所裹挟,特别是在共和国成立后,来自国家力量的制约与牵引,以及市场经济的渗透,空前地推动了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转型。  本文立足于经济人类学视角,研究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转型。在把握民族传统经济特征及与相应的社会文化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对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转型作了历史阶段性划分,并对其传统经济的性质演化作了初步的分析,对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转型面临的症结障碍作了阐释与论证,指出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转型并没有唯一的标准与模式,而应该是多元化的发展途径与方向。
其他文献
学位
自“华为公司诉交互数字公司案”和“高通垄断案”以来,标准必要专利的反垄断规制问题引起了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相关领域的许多学者也针对其特殊性以及规制的必要性撰
衡平法作为英国法律体系中独特的法律渊源与普通法、制定法两大法律渊源共同支撑起了整个英美法系的法律体系。衡平法的创立与发展造就了一国之内可以有两种法律共同运行的奇
本文运用民俗学、人类学及社会学的方法,描述藏族年节文化并探讨其文化仪式的深层涵义。阐述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所发生在不失传统文化上的变迁。藏民们过年时在供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