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酯类化合物作为药物、染料和农药的重要中间体之一,可以通过环酮类化合物进行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来生成。因而人们不断探究高效催化氧化体系用于环酮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传统的氧化剂主要为过酸,但由于过酸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逐渐被绿色环保、副产物为水的H202所替代,而H202浓度超过70%时也存在过酸所具有的危险性。现有的催化剂种类繁多,包括酸催化剂、过渡金属配合物、水滑石类、配体化合物和生物酶等。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对环酮的催化反应条件不友好,且环酮转化率也较低,而生物酶催化活性虽然较高,但是生物酶活性的保持需要较严格的操作条件,不易工业生产控制。因此研究成本低且绿色环保的高效催化剂和氧化剂,用于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氧化环酮化合物进行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成为如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现有催化剂和氧化剂的缺点,以环酮作为底物,尝试以下两种不同催化氧化体系用于该反应。第一,合成负载型金属酞菁钴和酞菁镍催化剂,并通过EDX和XRD对其进行表征。首先以其作为催化剂,氧化剂使用来源广泛且绿色环保的分子氧,助氧化剂为苯甲醛,催化环己酮进行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根据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反应的条件,最佳条件为:环己酮0.05mol,苯甲醛0.1mol,溶剂1,2-二氯乙烷用量为50ml,反应温度15℃,氧气流量为24ml/min,催化剂负载型金属酞菁钴用量按其与底物的质量比(0.05:1)加入,即0.24克,反应时间12h,环己酮的转化率为92.6%。在最优条件下催化氧化了多种环酮化合物,取得了较高的转化率。第二,合成负载型氯化铜催化剂,并对通过EDX和XRD其进行表征。首先以负载型氯化铜作为催化剂,02/苯甲醛用作氧化体系,催化环己酮进行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反应条件,最佳条件为:环己酮用量0.025mo1,苯甲醛用量0.05mo1,反应温度25℃,溶剂1,2-二氯乙烷用量为25m1,通入氧气量为16ml/min,催化剂负载型金属酞菁钻用量按其与底物的质量比(0.024:1)加入,反应时间12h,环己酮的转化率为96.2%。最后在最优条件下尝试对不同底物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