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老龄化形式日益严峻,中国也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未富先老”问题突出,而且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偏高,因此农村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于2005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家庭日益空巢化等现象。黑龙江省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不均衡,老年人储蓄水平很低;再加上子女经济供养能力的下降及养老保险金的不足,黑龙江省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经济来源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在大量文献收集及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状况、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经济来源现状及问题。其次,基于对黑龙江省农村老年人的调研数据,对其养老的经济来源调研结果进行了交叉影响分析;利用平均值法、众数法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现今黑龙江省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经济来源结构。再次,利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测算出符合黑龙江省农村老年人的最低及基本生活保障需求;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养老经验,结合对黑龙江省农村老年人的调研数据,确定各项主要养老经济来源的合理数额;根据各项经济来源的合理数额及实际情况,得出黑龙江省农村老年人合理的养老经济来源结构。最后,结合以上研究,提出保障黑龙江省农村老年人养老经济来源的对策:确立合理的养老模式及其经济来源供养体系、提升各层次经济来源的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