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一体化、中国国际化、急剧变化的时代。国家的竞争——→国力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发展——→一流教师队伍——→中小学教师,这个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关系的公式充分说明:“中小学教师奠基中国”。新世纪,新教育,如何培育适合时代和中国发展的最新一代教师队伍,是当前以及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鉴于时代对教育的特殊诉求,本文对中国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角色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未来的多角度的观察与探索。全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为教师角色做基本定性,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群体,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拥有社会、自我双重价值的,最具创造性的职业。教师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发展相辅相成,且追求卓越是教师的职业追求。接着,通过梳理我国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的演变历程,发现并探究出“主讲”“主问”“训练”“放手”为主要特征的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引领下的课堂模式的优点和弊端,及成功的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引导”角色的优越,积极探寻符合中学语文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的教师角色。然后剖析了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教师理论匮乏、高估或低估学生、教师文化失色。最后结合时代要求,全方位探讨现代中学语文教师的新形象,即资深的学习者、必要的讲述者、灵活的组织者、积极的创造者、主动的反思者。探究教师角色的新形象,是为了重新认识教师职业;重建教师职业的角色形象,是为了重建教师职业的生命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