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模板砷自掺杂合成TiO2及其除砷性能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rm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材料的制备研究已从简单合成的初级阶段进入定向设计合成的新阶段,生物模板法因具有产物形貌可控、合成工艺环保简单等特点,逐渐成为新材料合成热点之一。部分有机生物因自身生理特性,在其被作为模板进行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可对其定向培养,进而实现材料内特定元素的自掺杂。利用生物模板的自掺杂特性,本文通过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实现水葫芦模板TiO2的砷自掺杂改性,并将其应用于水体中砷的去除。本文对水葫芦模板采用以下三种实验方法:(1)砷标准液培养自掺杂法:采用砷的标准液培养水葫芦,利用水葫芦对水体中砷离子的富集性能来实现模板材料对砷的主动自掺杂;(2)砷标准液浸泡培养自掺杂法:在水葫芦模板预处理过程中用砷的标准液对其进行浸泡处理,进而实现材料内砷元素的自掺杂;(3)实际水体培养自掺杂法:采用含砷的实际水体(温泉水)对水葫芦进行培养,利用水葫芦对水体中砷离子富集性能实现模板对砷元素的主动自掺杂。对所制成的材料进行XRD、N2吸附-脱附、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元素分析等表征,表征结果显示:上述三种实验方法合成的材料都较为完整的复刻了水葫芦模板的原有形貌且成功实现砷元素的自掺杂。在对材料进行除砷性能的研究过程中,探究了反应时间、p H值、目标液浓度对材料除砷性能的影响;采用砷标准液培养自掺杂法制成的材料中性能最佳的为TiO2-茎-水培(III),其光催化氧化除砷率可达82%,相对于未自掺杂材料其除砷性能提升1倍且优于P25,且采用该方法合成的材料对砷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性能;采用浸泡自掺杂法制成的材料中性能最佳的为TiO2-茎-浸泡(III),其光催化氧化除砷率可达70%,相对于未自掺杂材料其除砷性能提升了32%且优于P25;采用实际水体为培养液进行培养自掺杂法合成的最佳材料为TiO2-茎-温泉水,其光催化氧化除砷率可达80%,相对于未自掺杂材料其除砷性能提升1倍且优于P25。上述材料在目标溶液p H为5和3时具有较为优异的光催化氧化活性,且材料更适用于处理砷浓度为0.1-1 mg/L区间的低浓度水体。结合实验结果,本研究能成功合成砷自掺杂的水葫芦TiO2介孔材料,且其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氧化除砷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以楸树内生真菌FSN002发酵液为原料,研究了热、光等因素对其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楸灵素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冻融浓缩分离法对发酵液中的楸灵素进行浓缩分离。1.研究了温度对楸灵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发现楸灵素对热不稳定,热降解反应活化能只有62.8k J/mol,高温条件容易引起楸灵素的降解。热降解速率常数随温度提高而快速上升,降解过程中楸灵素浓度和时间呈现明显的指数相关,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降解
随着通信设备、电子仪器以及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对电磁屏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具有质轻、可设计性强、耐化学腐蚀性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目前开发具有较高电磁屏蔽性能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采用具有良好耐热性的聚酰亚胺为基体,通过接枝改性/物理包覆法制备杂化填料作为电磁波吸收剂,利用原位聚合法和热辅助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TNIPS)开发多孔聚酰亚胺基电磁屏
学位
Mg-Li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特性,因此在军用和民用领域中都被广泛应用。但镁锂合金在塑性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从而使加工硬化能力减弱,从而使合金强度值降低,使合金的应用受到限制。本课题以塑性变形能力好的高锂含量Mg-14Li-1Al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低温深冷轧制工艺和添加稀土元素Yb合金化来抑制变形过程中的加工软化,达到提升合金的强度值的效果。利用金相显微镜(OM)、X射线
海底管道是海洋运输原油的重要方式,一旦出现泄漏情况,对于海洋环境会有极大的危害,对经济及社会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管道连接器可用于管道修复时的快速连接,因此,连接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海底管道连接器的连接难度大、密封可靠性不强等问题,本文以自驱动式深海管道连接器为研究对象,展开连接器的密封圈力学分析、密封结构优化、温度场和耦合应力分析以及样机实验等研究。综合分析海洋复杂环境并明确管道连接器
氧化镁(MgO)作为第三代宽带隙半导体材料虽然具有较宽的带隙,但丰富的结构缺陷和表面活性位点的存在使得其可以在高能量波长(如紫外光)的激发下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从而表现出光催化性能。但是,紫外光仅占全光谱的4%左右,远小于可见光(50%)。因此,提高MgO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制备了高缺陷的多孔MgO纳米片,并在光催化过程中加入H2O2使之构成类Fent
CoNiAl是一种具有优异的磁学与力学性能的新型合金,在机器人与高性能传感器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CoNiAl合金通过传统熔铸法和粉末冶金法制备复杂结构零部件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先进制造技术,具备生产速度快、制作周期短以及精确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制备复杂结构CoNiAl合金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激光增材技术制备了CoNiAl合金,探究成分调整对合金组织结构、磁学与力学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结构拓扑优化已经成为当前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热点之一。导重法是一种结合数学规划法和准则法的新的优化方法,同时具有最优准则法迭代速度快和数学规划法精度高、理论严谨等优点。当前,导重法在一般工程结构的尺寸和形状优化设计中已获得很多应用,但在拓扑优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很少。因此在导重法的基础理论上,拓展导重法的使用范围,以结构加强筋为优化对象进行布局优化,使其适用于从静力学到动力学等不同优化
水下作业工具库快速换接工具装置是实现水下机器人在水下完成换接作业工具任务的重要装置。我国的相关研究虽然已经有一定成果,但是与国外相比还具有较大差距。本文对快速换接工具装置进行设计,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这对提高我国水下作业系统的作业范围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首先介绍了快速换接工具装置的国内外相关发展现状。根据快速换接工具装置的作业环境,分析了快速换接工具装置的系统组成。研究了快速
现代工业社会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是其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为满足更高的生产制造要求,新的机械工程设计理论开始出现。由于拓扑优化与传统改善结构形式相比能够有效节约成本,因此拓扑优化一直是机械工程等设计领域中的重点探索方向。这其中,针对板结构加强筋结构的拓扑优化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力学性能,所以板结构加强筋结构布局的拓扑优化设计对于满足实际工程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移动渐近线方法对拓扑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