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书》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古字古词,遣词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的对照。它不仅是一个丰富的史料宝库,也是一个丰富的语料宝库。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汉书》堪称汉代文人书面语言的实录,反映了这一时期文人书面语言的基本面貌,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力图对《汉书》中人称代词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历时与共时对比,讨论《汉书》中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数量、频率、复数形式等问题,以期对《汉书》人称代词有较全面的认识。 文章在充分借鉴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书》中的人称代词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汉书》的人称代词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探讨了《汉书》第一人称代词的数量、句法功能和复数形式等问题。第三章探讨了《汉书》第二人称代词的数量、频率、句法功能和复数形式等问题。第四章探讨了《汉书》第三人称代词,首先谈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认定,我们以第三人称代词在语法功能和称代对象方面的普遍特点为判断依据,以“其”、“之”、“彼”、“厥”等代词在上古典籍中作为人称代词的使用频数为标准,二者相结合,最后确定了上古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内容主要包括“其”、“之”、“彼”、“厥”是否第三人称代词,“其”、“之”、“彼”、“厥”的句法功能,“其”在上古能否作主语,“其”、“之”、“彼”、“厥”的用法比较等。第五章将对《汉书》中人称代词的考察与相邻时代的《史记》有一定时代跨度的《世说新语》等联系起来,在比较与分析中找出共性、个性和变化之处。最终,明确和总结出各个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最后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