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联用技术的方法和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iaoyonghe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离子和荷电粒子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或/和分配系数的差异而实现高效、快速分离的一类新型液相分离技术。毛细管电泳具有高效、快速、经济、环保等优点,其研究和应用广泛涉及了食品卫生、药物分离、环境分析、生化分析等几乎所有的分析领域。毛细管电泳具有多种联用检测技术,如紫外检测、荧光检测、电化学检测和质谱等。其中,电化学检测中的安培检测技术,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因而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在分析化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本论文基于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联用技术高效、快速、灵敏、方便的优势,从化学修饰电极的研制入手,对饮料、氨基酸、菊花、染发剂等食品及日常用品中的有效或有毒成分进行分离检测。不仅扩展了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联用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改善了分离效果,而且进一步建立新的实验方法同时分离检测苯二胺类和苯二酚类同分异构体等复杂体系,得到了好的实验结果。论文主要分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简要地综述了毛细管电泳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分离模式、联用检测技术,应用领域研究进展以及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研究制作了同时以聚乙二醇和氧化亚铜为修饰剂的新型双修饰剂碳糊电极(PEG-Cu2O CPME),并首次将其应用于糖类物质和抗坏血酸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在研究中,通过实验考察各种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最终成功实现了对葡萄糖、蔗糖、果糖和抗坏血酸的同时分离和检测。与未经修饰的纯碳糊电极或只含有一种修饰剂的碳糊电极相比,PEG-Cu2O碳糊修饰电极在相对较低的检测电位下(+0.30 V vs.SCE)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特性,灵敏度显著提高。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以此新型碳糊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上述四种组分在22 min内可以得到完全的分离检测。葡萄糖、蔗糖、果糖和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均为1.0×10-6~5.0×10-5mol L-1,检测限最低达到1.0×10-7mol L-1数量级(信噪比为3)。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结果重现性好等优点,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得到满意结果。第三章首次利用多壁碳纳米管和氧化亚铜同时做碳糊电极修饰剂测定了19种重要的氨基酸。因氨基酸本身缺乏用于检测的光学性质,如光吸收、光发射和电化学活性,所以常常需要各种衍生技术使其具有光活性或者电化学活性。本文摒弃传统的衍生法,应用多壁碳纳米管和氧化亚铜双修饰剂碳糊电极测定了19种重要的氨基酸。研究发现在此修饰电极上,19种氨基酸的电化学响应与缓冲溶液的pH值有密切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了反应机理。应用该碳糊修饰电极成功地对其中六种电化学响应较高的氨基酸(精氨酸、色氨酸、组氨酸、苏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进行了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六种分析物可在20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其检测限达10-7~10-8mol L-1数量级(信噪比为3),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检测结果令人满意。第四章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VB12修饰电极并将其应用于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中同时分离检测水果和蔬菜中的抗氧化剂。与普通碳电极相比,此修饰电极对谷胱甘肽、抗坏血酸、香草酸、绿原酸、水杨酸和咖啡酸的电化学催化氧化性质有显著提高。将该修饰电极用于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考察了影响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各种因素:缓冲体系的pH值及溶液的浓度、分离电压、检测电位、进样时间等。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这六种抗氧化剂能够在pH 8.4的硼砂-磷酸缓冲中15 min内完全分离。并且线性范围较宽2.5×10-7~1.0×10-4 mol L-1,检测限达到10-7~10-8mol L-1数量级(信噪比为3)。结果表明:此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优点,可以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第五章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技术实现了对染发剂中的邻、间、对苯二胺及邻、间苯二酚的同分异构体的分离检测。考察了缓冲溶液的pH和浓度、分离电压、检测电位、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以Pt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在+0.85 V的检测电位下,这5种分析物在15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其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 mol L-1,检测限最低可达10-7mol L-1数量级(信噪比为3)。实验成功分离检测了8种染发剂样品中的五种同分异构体,回收率为91.0~108.0%,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0%。结果表明,用铂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应用于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法中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限低、重现性好等优点,可被用于实际样品的快速检测。第六章本文针对菊花中的黄酮类物质,通过实验测试了多种缓冲添加剂对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检测结果的影响,最终确立了合适的缓冲添加剂及其添加位置,实现了对菊花中黄酮类物质的分离检测。并对毛细管电泳实验参数进行优化,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以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六种黄酮类物质在20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检测限最低达到10-8g mL-1。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经过优化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法,分离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重现性,用于对菊花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第七章应用交替运行两种不同pH值缓冲溶液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安培检测法,可以很好的实现同分异构体的分离检测,并且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由于邻、间、对苯二胺的pKa值分别为4.52,5.64,6.04,因而可以在弱酸条件下实现好的分离检测,而邻、间、对苯二酚的pKa值分别为9.40,9.40和10.04,只在偏碱性的缓冲条件下实现好的分离结果。因此用一个固定pH的缓冲同时全部分离这六个同分异构体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在第五章最优化的条件下,也仅能实现其中5种同分异构体的分离检测)。本文设计并应用交替运行两种不同pH值缓冲溶液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同时分离检测这六种同分异构体,实验结果表明,当很好的控制两种不同pH值缓冲溶液(pH分别为5.8和7.6)的运行时间和顺序,这六种分析物能够在20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检测限达到10-7mol L-1数量级(信噪比为3)。为拓宽此方法的应用范围,考察其可行性,我们将此方法应用于其它复杂体系,发现当不同pH值运行缓冲液的运行顺序和时间达到最佳时,可以成功取代缓冲溶液中添加修饰剂分离检测菊花中的黄酮类物质(第六章实验)的方法,省时省力,无有机溶剂污染。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中异地接收站各类设备监控不便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异地监控方案;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系统异地监控的特点,根据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历史研究》创刊以来已有40年。创办《历史研究》的前辈有几位已经过世。《历史研究》本身也已有一段历史。 《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本文以赴美访学为契机,通过对美国本科应用型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借鉴,探索应用型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以可持续建筑概论课程建设为实践平台,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
目的对口腔颌骨大型囊肿应用开窗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进入本院治疗的颌骨大型囊肿患者共102例,分组并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采用开
<正> 我们利用带玻璃罩的煤油灯、铝导线、感应圈等制成一个简单的静电除尘演示器。现介绍如下。 (一)构造:①一个带玻璃罩的煤油灯; ②在玻璃罩外面缠绕上10匝铝导线,引出一
讨论有限群的特殊极大子群对该群超可解性及幂零性的影响,并得出若干充要条件.
人工智能和量子物理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两个截然不同但又影响深远的学科.近年来,它们在数据科学方面的结合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形成了量子机器学习这个新兴领域.利用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