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D单中心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年龄段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及营养状况,同时探讨儿童性别、患病情况、家庭情况、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户外运动时间及饮食情况等因素是否影响儿童维生素A、D营养状况。为儿童维生素A、D缺乏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更有利于儿童科学合理补充维生素A、D及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进行维生素A、D检测的536名6-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取得家属的知情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儿童血清维生素A、D浓度。其中322名儿童检测血清维生素A,536名儿童检测血清维生素D。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收集儿童性别、近2周患病情况、家庭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及饮食情况(动物肝脏、海鲜、蔬菜、水果、蛋、肉、牛奶的摄入情况),问卷内容由接受专门培训的临床医生填写。了解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及不同性别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分别分为维生素A正常组(≥0.30mg/L)、维生素A缺乏组(<0.3mg/L)及维生素D正常组(>20ng/m L)、维生素D缺乏组(≤20ng/m L),并分别分析儿童性别、近2周患病情况、家庭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及饮食情况(动物肝脏、海鲜、蔬菜、水果、蛋、肉、牛奶的摄入情况)对儿童维生素A、D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1.本次研究共收集322名检测血清维生素A的6-14岁儿童,其总体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33±0.081mg/L。其中男孩177例(55.0%),其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33±0.081mg/L,女孩145例(45.0%),其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34±0.081mg/L,两组间维生素A水平(t=-0.461,P=0.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22名检测血清维生素A的6-14岁儿童中,维生素A正常的为216例(67.1%),维生素A缺乏的为106例(32.9%)。3.将调查的儿童根据血清维生素A浓度分为两组,即维生素A正常组(≥0.30mg/L)与维生素A缺乏组(<0.30mg/L),分析两组儿童性别、近2周患病情况、家庭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及饮食情况(动物肝脏、海鲜、蔬菜、水果、蛋、肉、牛奶的摄入情况),采用χ2检验,发现维生素A正常组与维生素A缺乏组儿童近2周患病情况(χ2=7.606,P=0.006)、父母文化程度(χ2=6.206,P=0.045)、家庭月收入(χ2=9.037,P=0.011)、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χ2=10.632,P=0.001)、动物肝脏摄入情况(χ2=12.342,P=0.002)、海鲜摄入情况(χ2=7.436,P=0.024)、蔬菜摄入情况(χ2=6.821,P=0.033)、水果摄入情况(χ2=8.657,P=0.013)、蛋摄入情况(χ2=10.118,P=0.006)、牛奶摄入情况(χ2=7.939,P=0.01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χ2=0.004,P=0.949)、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χ2=1.036,P=0.596)、肉摄入情况(χ2=3.630,P=0.16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将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将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维生素A正常组=0,维生素A缺乏组=1)作为因变量,发现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大专(OR值:0.414,95%CI:0.197-0.871)、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值:0.364,95%CI:0.166-0.797)、家庭月收入为6000≤<10000元/月(OR值:0.409,95%CI:0.213-0.784)、家庭月收入为>10000元/月(OR值:0.282,95%CI:0.127-0.629)、近3月规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OR值:0.206,95%CI:0.079-0.534)、吃动物肝脏2-3次/周(OR值:0.414,95%CI:0.222-0.769)、吃动物肝脏>3次/周(OR值:0.230,95%CI:0.094-0.560)、吃海鲜>3次/周(OR值:0.291,95%CI:0.124-0.681)、吃蔬菜>5次/周(OR值:0.454,95%CI:0.218-0.943)、吃水果3-5次/周(OR值:0.398,95%CI:0.171-0.926)、吃水果>5次/周(OR值:0.401,95%CI:0.179-0.902)、吃蛋3-5次/周(OR值:0.276,95%CI:0.115-0.663)、吃蛋>5次/周(OR值:0.227,95%CI:0.095-0.543)、喝牛奶3-5次/周(OR值:0.388,95%CI:0.181-0.830)、喝牛奶>5次/周(OR值:0.347,95%CI:0.167-0.718)是儿童维生素A正常的保护因素,而近2周患病(OR值:2.303,95%CI:1.291-4.106)是维生素A缺乏的危险因素。5.本次研究共收集536名检测血清维生素D的儿童,其总体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19.64±6.848ng/m L。其中男孩291例(54.3%),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20.79±6.96ng/m L,女孩245例(45.7%),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18.28±6.470ng/m L,两组间维生素D水平(t=4.28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36名检测血清维生素D的6-14岁儿童中,维生素D正常的为241例(45.0%),维生素D缺乏的为295例(55.0%)。7.将调查的儿童根据血清维生素D浓度分为两组,即维生素D正常组(>20ng/m L)与维生素D缺乏组(≤20ng/m L),分析两组儿童性别、近2周患病情况、家庭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及饮食情况(动物肝脏、海鲜、蔬菜、水果、蛋、肉、牛奶的摄入情况),采用χ2检验,发现维生素D正常组与维生素D缺乏组儿童的性别(χ2=7.932,P=0.005)、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χ2=17.323,P=0.000),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χ2=21.849,P=0.000)、海鲜摄入情况(χ2=11.908,P=0.003)、蛋摄入情况(χ2=14.367,P=0.001)、牛奶摄入情况(χ2=12.543,P=0.00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近2周患病情况(χ2=3.602,P=0.058)、父母文化程度(χ2=1.694,P=0.429)、家庭月收入(χ2=3.664,P=0.160)、动物肝脏摄入情况(χ2=0.139,P=0.933)、蔬菜摄入情况(χ2=2.509,P=0.285)、水果摄入情况(χ2=1.496,P=0.473)、肉摄入情况(χ2=1.151,P=0.56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将维生素D营养状况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将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维生素D正常组=0,维生素D缺乏组=1)作为因变量,发现近3月规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OR值:0.464,95%CI:0.307-0.702)、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为1≤<2小时(OR值:0.583,95%CI:0.388-0.876)、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为>2小时(OR值:0.303,95%CI:0.176-0.524)、吃海鲜>3次/周(OR值:0.466,95%CI:0.279-0.776)、吃蛋>5次/周(OR值:0.436,95%CI:0.226-0.844)、喝牛奶>5次/周(OR值:0.464,95%CI:0.266-0.811)是儿童维生素D正常的保护因素,而女孩(OR值:1.695,95%CI:1.165-2.465)是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结论1.本研究发现322名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总体水平为0.33±0.081mg/L。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性别无相关性。其中维生素A正常的为216例(67.1%),维生素A缺乏的为106例(32.9%),未发现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但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情况仍不容乐观。而536名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D总体水平为19.64±6.848ng/m L。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性别有相关性,女孩相较于男孩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应该注重女孩维生素D的补充。其中维生素D正常的为241例(45.0%),维生素D缺乏的为295例(55.0%),维生素D缺乏情况仍然较高。2.6-14岁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与近2周患病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及饮食情况(动物肝脏、海鲜、蔬菜、水果、蛋、牛奶的摄入情况)有关。而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及饮食情况(海鲜、蛋、牛奶的摄入情况)有关。建议对于易发生维生素A、D缺乏的儿童,尽早关注,及时检测,及时干预以及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富含维生素A、D的食物,加强锻炼,从而避免发生维生素A、D缺乏及因维生素A、D缺乏引起的相关疾病,更好地维护儿童的健康成长。3.本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近3月规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吃动物肝脏、吃海鲜>3次/周,吃蔬菜>5次/周,吃水果、吃蛋,喝牛奶是维生素A正常的保护因素,而近2周患病是维生素A缺乏的危险因素。同样还发现近3月规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长、吃海鲜>3次/周,吃蛋>5次/周,喝牛奶>5次/周是儿童维生素D正常的保护因素,而女孩是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