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失德史》,又称《中亚蒙兀儿史》,是公元16世纪时喀什噶尔人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用波斯文撰写的一部史书。叙述的时间范围起自蒙古成吉思汗时期,止于阿不都·拉失德汗继位,自秃黑鲁·帖木儿汗继位之后记述更详细。空间范围东起吐鲁番、哈密,西至中亚、阿富汗,北到阿尔泰山,南越帕米尔高原远达印度北部。以历代察合台后王在西域的统治情况为主线,叙述中涉及察合台、月即别、吉利吉思、喀耳木等其他各族王公的历史。《拉失德史》属当时人记当时事,作者出身贵族,自少年时代便参与政权,对当时的历史事件有较清晰的了解,因此,此书所载史实的可信度较高。加之在该书所涵盖的时间范围内,几乎再没有其他关于西域、中亚的专门史书问世,故而此书被王治来先生称为“关于中亚史上的黑暗时代(1347—1542)的惟一史料。”虽然该书作为史料常常被引用,但学术界对《拉失德史》本身的研究却比较薄弱,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其所包含的文化史、哲学史、宗教史以及民族史等方面的资料远未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人们对本书的辨析也远远不够。书中不乏谬误偏颇之处,虽然不断有学者指出其中的一些错误,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后人探讨纠正。除了《拉失德史》自身的缺憾外,英译本编者伊莱亚斯所作的绪论也值得重新加以认识。这篇带有导读性质的绪论为后人利用该书提供了极大便利,其开创之功不可没。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译者对汉文史料的运用比较有限,未能将书中内容与汉文史料相比照,难免出现讹误,值得今人给予补正和完善。这些问题如不指出并予以纠正,势必影响读者对《拉失德史》正文的理解。因此,本文欲结合近百年来学术界研究成果,以伊莱亚斯等人成果为基础,重新评价《拉失德史》,使研究者加深对该书在元明西域史领域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并对照同时期的汉文史料及今人成果,指出该书的偏颇失载之处,力图恢复其中被遮蔽的重要史实。对绪论中的某些概念做进一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