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三联吡啶的功能性设计,制备了一系列三联吡啶-CuⅠCuⅡ/CuⅠCuⅠCuⅡ混价配合物以及三联吡啶-AgⅠ/ZnⅡ d10金属的配合物,并深入探讨了配合物结构与磁性、荧光性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配合物结构与性质的研究,为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共分3章。 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重点介绍三联吡啶配合物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四联、五联、六联毗啶的研究概况,同时对论文选题意义做了概述。 第2章介绍了三联吡啶-混价CuⅠCuⅡ或CuⅠCuⅡCuⅡ配合物。通过水热法和分层法我们得到了4’-(4-吡啶)-2,2’:6’,2”-三联吡啶(L1)、4’-(3-吡啶)-2,2’:6’,2"-三联吡啶(L2)、4’-(2-吡啶)-2,2’:6’,2"-三联吡啶 (L3)和4’-苯基-2,2’:6’,2”-三联吡啶 (L4)的八个混价CuⅠCuⅡ/CuⅠCuⅠCuⅡ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利用CuCl2·2H2O或Cu(CH3COO)2·H2O并适当地加入NH4SCN、KI或KBr和四种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了五个一维的CuⅠCuⅡ配合物:[Cu2(L1)(μ-1,1-SCN)(μ-Cl)Cl]n(1)、[Cu2(L1)(μ-I)2Cl]n(2)、[Cu2(L1)(μ-Br)2Br]n,(3)、[Cu2(L1)(μ-1,3-SCN)2(SCN)]n(4)、【Cu2(L3)(μ-1,3-SCN)3]n (6)和两种CuⅠCuⅠCuⅡ配合物:[CuⅡ(L2)2]n[CuⅠ2(SCN)4]n(7)和[CuⅡ(L4)2]n [CuⅠ2(SCN)4]n(8)。配合物[Cu2(L1)(μ-1,3-SCN)2.5]n-0.5(SCN)n(5)为二维双层结构,由CuSCN和L1通过分层法得到.在配合物1-5中L1配体和卤素或拟卤素X(X=Cl、Br、I、SCN)连接CuⅠ和CuⅡ形成混价矩形格子M4L4(1-4)或M6L6(6)结构单元,相邻结构单元之间通过SCN(配合物1、4、5)、I(配合物2)或Br(配合物3)原子进一步连接形成一维或二维聚合物结构。Cu(CH3COO)2·H2O、配体L3和NH4SCN反应得到配合物6,和配合物1—5不同的是,配合物6的结构主要由SCN构筑,配体中的端基吡啶N没有参加配位。配合物7和8具有非常相似的结构,两种配合物中均出现单核的[cu(L)2]2+(L=L2、L4)配位阳离子和两条一维[CuⅠ(SCN)2]nn-聚合物阴离子链。配合物1和4的变温磁化率证实了配合物中CuⅠCuⅡ混价电子结构的存在。 第3章介绍了三联吡啶-AgⅠ/ZnⅡ d10金属的配合物。在乙腈和丙酮溶液中分别得到了-单核配合物[Ag(L1)(CH3CN)]PF6·CH3CN(9)[L1=4’-苯基-2,2’:6’,2”-三联吡啶]和四核配合物[Ag4(L1)4](PF6)4·(CH3COCH3)2(10),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0中AgⅠ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