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洱茶价格随储存年份增加而增加,从外观方面一般难于区分新茶与陈茶。本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二阶导数红外光谱(SD-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结合统计分析对普洱古树生茶进行分类鉴别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普洱古树生茶的原始光谱基本相似,但是几个吸收峰强度比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份的普洱茶区古树生茶的吸收峰强度A1451/A2924、A1368/A1697、A1147/A1035、A825/A610和A763/A1648,西双版纳茶区古树生茶的吸收峰强度比A2854/A1238、A1369/A1697、A763/A1649和A823/A610,临沧茶区古树生茶的吸收峰强度比A1451/A2924、A2854/A1238和A1147/A1037,比值随着储存年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普洱茶区的A2854/A1239,版纳茶区的A1451/A2924和A1147/A1037,临沧茶区的A1369/A1697、A763/A1649和A823/A610,比值随着储存年份增加呈上升趋势。普洱古树生茶在1800-600 cm-1范围内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与标样儿茶素的光谱相结合分析,发现普洱古树生茶含有儿茶素且古树生茶各样品的吸收峰强度和位置存在差异,根据其吸收峰强度知新茶的儿茶素相对较多,儿茶素随储存年份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普洱古树生茶在880-1300 cm-1和1300-1700 cm-1范围中的二维红外相关光谱中,发现它们的自动峰和正交叉峰的数目、位置和强度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不同产地新茶的自动峰数目和强度不同,其自动峰强度相对较强的是版纳茶区,其次是临沧茶区,普洱茶区的相对较弱;而不同储存年份的自动峰强度和数目随着储存年份的增加总体呈减少的趋势。取3个茶区19种普洱古树生茶共190个样品的一阶导数光谱进行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按产地分还是按年份分,都可以正确分类。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能简单、快速、无损地鉴别普洱古树生茶,有望发展为鉴别普洱茶产地和年份的光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