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含肺癌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随访信息,探究肺癌分别作为第一原发癌和第二原发癌发生时,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其生存差异。方法:146例含肺癌双原发癌患者来自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病患:A组40例,肺癌为第一原发癌的双原发癌;B组106例,肺癌为第二原发癌的双原发癌。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随访。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0S)定义为第二原发癌的确诊日期至死亡或随访截止日期,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对比组间差异。运用Cox模型做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A、B两组资料对比,性别(p<0.001)、吸烟史(p<0.001)、饮酒史(p=0.008)、两癌间隔时间(p=0.009)、肺部肿瘤分期(p=0.039)、及远处转移(p=0.0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2、影响A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两癌间隔时间(p=0.009)、肺部肿瘤分期(p=0.014)、淋巴结转移(p=0.006)、远处转移(p=0.004)、以及是否行根治性双癌切除(p=0.024);3、影响B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淋巴结转移(p=0.007)、远处转移(p=0.018)、以及第一原发癌的治疗方式(p=0.013);4、A组患者的平均总生存期为个17.5月,B组患者的平均总生存期为18.6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结论:1、肺癌为第一原发癌的双原发癌以男性、有吸烟史及饮酒史患者为主,肺部肿瘤越大、淋巴结转移越多、伴远处转移、两种肿瘤间隔时间越短、未行两种肿瘤病灶根治性切除术者,患者的预后差,生存期短;2、B组以女性、无吸烟史、无饮酒史患者为主,淋巴结转移越多、伴远处转移、第一原发癌治疗方式为单纯放或化疗者,患者的预后差,生存期短;3、A、B两组患者的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含肺癌双原发癌患者的预后与肺癌发病的先后顺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