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从已经存在的血管之上以萌芽的方式形成新的毛细血管。Folkman先生在1971年首次提出肿瘤的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的假说,这一假说基于作者观察到在缺乏血管的部位很少出现恶性肿瘤。新生的血管可以为肿瘤的生长提供氧和营养物质,并且导致肿瘤的快速转移,而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某些化疗药物,在小剂量、高频率的给药方式下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使肿瘤细胞因血供不足而生长受阻,这种特殊的给药模式,化疗药物的作用靶位已不是肿瘤细胞,而是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这就是小剂量化疗或抗血管生成化疗。目前,抗血管生成药物价格昂贵,中国的经济条件难以负担,而中药是我国的宝库,寻找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物美价廉的中药,显得尤其重要。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着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着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的深入,发现很多传统中药及其化学成分也具有较好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作用,并且价格低廉,毒副作用较小,逐渐成为国内抗肿瘤研究的热点。体内外实验中已经证实,中药重楼(RhizomaParidis)及其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需要深入研究重楼及其与化疗药物联合在肿瘤的抗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目的】探讨中药重楼醇提物、奥沙利铂以及两者联合在体外、体内实验中可能具有的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中药重楼醇提物、奥沙利铂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肠癌细胞LOVO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Transwell模型,观察药物对HUVEC的迁移的作用;采用三维新生血管模型,观察药物对小管形成的形态的影响;采用AnnexinⅤ荧光染色、细胞周期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药物作用对细胞的凋亡和周期的影响;观察药物对于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中新生血管的影响。【结果】中药重楼醇提物在7.5μg/ml~240μg/ml之间对HUVEC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C50=36.83μg/ml),对LOVO的细胞毒作用也呈剂量依赖性(IC50=267.54μg/ml),重楼醇提物对HUVEC细胞的IC50值明显低于其对LOVO细胞的IC50值,重楼醇提物对HUVEC细胞和LOVO细胞的作用显示出明显的差异细胞毒性;奥沙利铂在0.5μg/ml~16μg/ml之间对HUVEC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C50=3.52μg/ml),对LOVO的细胞毒作用也呈剂量依赖性(IC50=8.20μg/ml),奥沙利铂对HUVEC细胞的IC50值明显低于其对LOVO细胞的IC50值,奥沙利铂对HUVEC细胞和LOVO细胞的作用显示出明显的差异细胞毒性;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或者次加的作用;中药重楼醇提物在7.5μg/ml~60μg/ml时对HUVEC的迁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明显减少HUVEC迁移的数目,7.5μg/ml、15μg/ml、30μg/ml、60μg/ml的重楼醇提物的抑制率分别为14.80%、25.73%、35.57%、70.12%,奥沙利铂在0.5~4μg/ml时对HUVEC的迁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明显减少HUVEC迁移的数目,0.5μg/ml、1μg/ml、2μg/ml、4μg/ml的奥沙利铂的抑制率分别为17.45%、31.23%、45.45%、59.04%,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或者次加作用;中药重楼醇提物和奥沙利铂能够破坏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成的管腔状结构,两者联合应用可能具有协同增效作用;HUVEC经中药重楼醇提物、奥沙利铂作用48h后,能够明显诱导HUVEC细胞凋亡,两药联合应用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作用更加明显,两者可能存在协同增效作用;中药重楼醇提物、奥沙利铂作用HUVEC 24h后,可能使内皮细胞周期主要阻滞在G0-G1期,两药联合应用G0-G1期峰值增高,提示两者可能有协同增效作用;中药重楼醇提物、奥沙利铂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明显减少新生血管的数目,两药联合应用可观察到次加作用效果。【结论】中药重楼和奥沙利铂在体外、体内实验中可能具有一定抗血管生成的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可能具有协同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