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酒行为的流行病学特点;(2)研究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酒行为与一般情况、肝功能、情绪状态(焦虑、抑郁)的关系;(3)对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酒行为进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饮酒一般情况调查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问卷(BDI)对935例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月饮酒率和年饮酒率分别为35.0%和58.2%。(2)年饮酒率和月饮酒率年龄以20~29岁组最高,分别达64.5%和39.20%;学历以本科及以上文化最高,分别达75.1%和46.7%;职业以干部及专业人员最高,分别达72.0%和50.2%。收入以2000元/月以上者最高,分别达65.2%和42.4%。(3)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的饮酒者平均每次饮酒量和人均年饮酒量分别为39.81±51.58 ml和1.68±6.44L纯酒精。饮酒首选啤酒。(4)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的饮酒者初始饮酒年龄为17.3±5.2岁,在18岁及以前就开始饮酒占63.5%。(5)调查显示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2.6%饮酒者重度饮酒,6.6%的饮酒者每周饮酒4次以上,31.5%饮酒者出现醉酒、17.9%的饮酒者喝过高度白酒,39.4%的饮酒者喝过两种酒以上,有9.1%的饮酒者独自饮酒,3.8%的饮酒者空腹饮酒和6.07%饮酒者自认为喝酒成瘾。(6)饮酒使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7)用量表AUDIT调查发现本研究中适度饮酒745人(79.7%),危险及有害饮酒168人(18%),酒依赖22人(2.4%)。AUDIT总分均数和危险有害酒依赖(AUDIT 7~26分)构成比在30~39岁年龄组最高分别为4.05±5.04分和27.8%;学历以小学及以下最高,分别为4.21±5.21分和27.9%;本科及以上文化居第二,分别为4.12±4.21分和26.0%;职业以干部、专业人员组最高,分别为4.82±4.65分和32.1%;收入以2000元/月以上时最高,分别为4.26±5.43分和27.2%。(8)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饮酒者的年饮酒量、SAS得分与AUDIT得分正相关(P=0.000,P=0.026)。(9)在AUDIT不同组别(适度、危险有害、酒依赖)间,酒依赖组SAS总分均数35.95±11.55高于常模29.78±0.46,(P=0.020);酒依赖组的SAS总分均数和BDI总分均数(35.95±11.55和10.45±8.95)明显高于适度饮酒组(29.65±7.97和6.35±5.65)和危险有害饮酒组(29.68±7.06和6.44±5.2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UDIT总分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睡眠、开始天天喝酒岁数、食欲(P<0.05)。结论:(1)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月饮酒率和年饮酒率分别为35.0%和58.2%,饮酒者人均年饮酒量为1.68±6.44L纯酒精。饮酒类型首选啤酒。(2)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酒还存在重度饮酒、频繁饮酒、醉酒、喝高度酒和混合酒、独饮和空腹饮酒、未成年就开始饮酒、喝酒成瘾等不容忽视的问题。(3)饮酒对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功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情绪状态(焦虑、抑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年龄在20~39岁,本科及以上学历,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或较高经济收入的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于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酒的高危人群,应进行重点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