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体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处于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正规、系统、全方位体育意识、体育技能和体育习惯培养的重要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仅仅依赖于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而应由课外体育来共同完成。作为课外体育活动中一种重要的载体和组织形式——大学生体育社团,由于其选择项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等,逐步成为高校内最活跃、最具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组织,日益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然而,体育社团在我国高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虽然从产生至今已取得诸多成就,但它作为一种自发性学生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管理制度、发展目标、组织结构、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同时它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功能尚需进一步认识与了解。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社团的组织建设情况总体较好,主要表现在:社团会员加入社团动机和干部担任职务的动机较明确,积极参加社团的活动和日常工作;社团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较多,但职能部门之间及社团与外部的交流相对较少;社团内由于认知不一致和思想不一致之故,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一些组织冲突;社团一般干部和会长基本通过公开竞选或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大部分社团有较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工作目标;社团内重大事务和重大活动的决策大部分由社团主要领导决定或由会长和部长级干部共同商定;体育社团的章程等规章制度、日常管理和财务管理总体较好;目前球类、健美舞蹈类等项目大众化社团发展很好,组织活动多,基本形成自身的传统或特色,发展阶段正从稳定走向成熟。同时,从调查结果来看,体育社团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不畅;外部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机构设置方面,部分社团有必要适当增设或取消一些部门;评价及激励机制不完善;普遍存在活动场地少、经费不足的情况;运行机制不通畅;功能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另外,根据调查研究及综合分析,总结出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具体表现在:增进大学生健康和满足大学生休闲娱乐;促进大学生德、智、美、体等多方面的教育和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和提高高校竞技运动水平、服务社会体育和运用市场化手段获取适当经济报酬以补充现有经费的不足。根据体育社团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建议为适应社团健康、持续的发展,可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管理模式和内部组织结构模式,以利于形成“学校拨款、社会赞助与自我创收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以市场为主”的运行机制,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体育活动有偿化道路,逐步使体育活动向社会化、市场化靠拢,使体育社团真正走上依托学校体育部门自我发展、自我补偿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