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足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在糖尿病足进程中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相关数值变化的规律,寻求糖尿病足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以期促进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规范化发展,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足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选取已确诊为糖尿病足Wagner分级1~4级的患者共60例,依据《中医外科学》(第七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消渴及脱疽的辨证标准,将其分为脉络瘀阻组、湿热毒盛组、气阴两虚组;另设一个符合对照选择标准的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血液流变仪全自动化检测法、低压液相层析法检测3个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比较,以探讨其相关性。 结果:①糖尿病足组及糖尿病足3证型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②在糖尿病足3证型组之间,气阴两虚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高于脉络瘀阻组(P<0.01)和湿热毒盛组(P<0.05);湿热毒盛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高于脉络瘀阻组(P<0.05)。③糖尿病足组及糖尿病足3证型组的血液流变各项指标水平: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④在糖尿病足3证型组之间,湿热毒盛组的血液流变各项指标(除红细胞变形指数外)最高,均高于脉络瘀阻组和气阴两虚组(P<0.05或P<0.01);而脉络瘀阻组与气阴两虚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⑤糖尿病足组及糖尿病足3证型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湿热毒盛组的水平最低,均低于脉络瘀阻组和气阴两虚组(P<0.01);而脉络瘀阻组与气阴两虚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糖尿病足中医不同证型与血液流变学、糖化血红蛋白有一定的相关性。①糖尿病足3证型组的血液流变各项指标水平(除红细胞变形指数外)均升高,以湿热毒盛型组明显。表明糖尿病足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粘、高浓、高聚、高凝状态,反映了体内血液瘀滞的病理状态,血液流变学改变可作为“血瘀”的一项参考指标。②糖尿病足3证型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含量均升高,以气阴两虚型组明显。表明痰浊瘀阻在糖尿病足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糖化血红蛋白能较准确地反映出中医“痰浊”的本质特征,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足此三证型实验诊断指标中的一项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