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滑坡运动特征及其铲刮作用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edisonc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坡作为黄土地区典型地质灾害广泛分布,对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高速远程黄土滑坡,滑坡在运动的过程中推挤阶地地层,往往形成独特的内部结构。以往的研究注重黄土滑体的变形破裂,本文则分析黄土滑坡运动过程中对河流阶地地层的铲刮作用,利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来分析这一过程。首先以泾阳县内泾河南岸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工作和室内资料整理,对泾河南岸黄土滑坡进行了大量现场调查、勘探、观测和试验工作,对塬边黄土滑坡产生的条件、因素、动态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总结研究区地质背景和典型黄土滑坡的形态,分析研究区黄土滑坡发育规律,为进一步的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建立概念模型。建立阶地模型,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分析不同工况下,阶地地层的变形和破坏过程,划分变形破坏阶段,并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规律。通过圆形离散单元来模拟颗粒介质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由平动和转动运动方程来确定每一时刻颗粒的位置和速度。通过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模拟黄土塬边滑坡运动过程中对阶地的推挤作用,揭示阶地地层的变形破坏过程。使用颗粒流软件建立大尺寸黄土塬边阶地模型,标定颗粒细观参数,使模型与研究区阶地物质拥有相同的变形和破坏特征。通过设置模型参数,研究剪切面埋深和液化程度对阶地物质变形破坏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得出黄土滑坡运动过程中推挤阶地并形成阶地型内部结构的运动过程,分析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并定量分析形成这一独特内部结构的形成条件。
其他文献
随着空间操作任务的复杂性和智能性的不断提高,如何处理多臂机器人各手臂在相互协同工作时的干涉(即臂与臂之间发生碰撞)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机器人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标记的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 XGL026菌株接种,研究大田地下滴灌条件下根瘤菌的竞争结瘤性能和对紫花
该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这种能够处理大量信息能力的优势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优化搜索的特点结合起来,形成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称之为遗传神经网络.这样的人工神经网络
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北三台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剖析构造演化史、断裂、不整合及连通砂体的发育特征,综合研究了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构造演化史表明博格达山的隆
42 最重的动物最重的动物当然是鲸了,它相当于五六头象。大象分印度象和非洲象,前者较小,体重约为四千到五千公斤,公象最重的有八千公斤。非洲象体重有六千到七千公斤,最高记录
期刊
大地电磁测深法(MT)是利用天然场源勘探地下电性结构的一种频率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与人工源电磁勘探方法相比,大地电磁测深法具有独特的优点,如施工方便、探测深度大、对低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由于陆地资源的日趋枯竭,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海洋。深海钴结壳成为21世纪最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战略资源,
海水入侵是全球滨海地区常见的一种自然地质灾害,给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  莱州湾南岸地区是我国海水入侵灾害最为严重和典型的区域之一,对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