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n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与运动针法治疗进行对比,探究浮针扫散与再灌注活动的作用机理,为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共纳入7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分为浮针组和运动针法组,在治疗期间浮针组脱落4例,运动针法组脱落5例,故最终浮针组32例,运动针法组31例,脱失率分别为11.11%和13.89%。两组患者均在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浮针组予浮针疗法(针对患肌治疗并结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运动针法组予运动针法针刺治疗,两组均每隔1天治疗1次,每周共治疗3次,共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次、治疗2周记录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变化,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VAS评分: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浮针组治疗1次VAS评分较治疗前评分显著性降低(P<0.01),运动针法组治疗1次VAS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运动针法组比较,浮针组治疗1次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2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1次评分显著性降低(P<0.01);与运动针法组比较,浮针组治疗2周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浮针组治疗1次即可减轻疼痛,即时疗效明显优于运动针法组;治疗2周后,浮针组及运动针法组均能显著减轻疼痛,两组均有较好的短期疗效,且浮针组在疼痛减轻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短期疗效优于运动针法组。2.肿胀评分:两组治疗前肿胀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1次肿胀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运动针法组比较,浮针组治疗1次肿胀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2周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1次评分显著性降低(P<0.01);与运动针法组比较,浮针组治疗2周肿胀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可见,在缓解肿胀方面,两组均无显著的即时疗效;但治疗2周后,浮针组及运动针法组均能缓解肿胀,两组均有较好的短期疗效,且浮针组在肿胀缓解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短期疗效优于运动针法组。3.上肢FMA评分:两组治疗前上肢FM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1次上肢FMA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运动针法组比较,浮针组治疗1次上肢F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2周上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1次评分显著性升高(P<0.01);与运动针法组比较,浮针组治疗2周上肢FM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可见,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方面,两组均无显著的即时疗效;但治疗2周后,浮针组及运动针法组均能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两组均有较好的短期疗效,且浮针组在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短期疗效优于运动针法组。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2周浮针组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而运动针法组治愈2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2%。与运动针法组比较,浮针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治疗2周两组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浮针组优于运动针法组。结论:经研究发现,浮针组及运动针法组均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缓解水肿、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且浮针组各方面的短期疗效均优于运动针法组,减轻疼痛的即时疗效亦优于运动针法组,同时临床疗效也优于运动针法组,由此推断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优于运动针法。
其他文献
多年之前,乔布斯曾经对比尔&#183;盖茨说过,苹果要和微软一起主宰电脑行业。如今的盖茨过起闲云野鹤股的生活,命大的乔布斯仍带着命大的苹果激流泛舟,不时击起浪花,博得一阵阵由衷
本实践报告通过对中文专利“基于认知技术的室内覆盖设备干扰解决方案”、“家庭媒体设备接入WiFi热点的方法及服务端、客户端”、“一种炉内受热面全水平布置的双烟道二次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数字档案的建设成为我国档案界关注的热点。在越来越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传统的纸质档案文本数据也要逐渐转换成数字化的
为提高我国北方旱地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探索可降解类型地膜的应用前景,于2015—2017年依托山西省农科院东阳试验基地,连续定点定位设置普通地膜覆盖(P)、渗水地膜覆盖(SS)、生物
滑坡-碎屑流是一种常见和重大的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制约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滑坡-碎屑流的运动机制及危害范围等
目的:本文对56例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凝血酶-Ⅲ(AT-Ⅲ)与蛋白C系统(PC、PS)的变化进行测定,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TFPI:Ag测定采用双夹心ELISA抗
可逆信息隐藏技术能够在准确提取信息的同时无损恢复原始载体,这一可逆特性近年来在军事、医疗、法律领域应用广泛。现有的图像可逆信息隐藏算法大多在无损环境中运行,即载体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体负荷严重程度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及3个月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
全景视频是更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用数个摄像机联合拍摄周围的景物,通过全景缝合将多个摄像机所拍摄的视频合为一体,生成全景视频,真实再现周边的实况全景。提出了用于生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