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大幅改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赡养老人的成本不断增加,养老问题随之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民生热点话题。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养老机构数量少、养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再加上地区及个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等因素,使得我国的养老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个人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能够对纳税义务人的可支配收入产生直接的影响。个人所得税从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大幅改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赡养老人的成本不断增加,养老问题随之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民生热点话题。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养老机构数量少、养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再加上地区及个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等因素,使得我国的养老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个人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能够对纳税义务人的可支配收入产生直接的影响。个人所得税从1980年开征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发展时间。2018年,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七次修正,修正内容涵盖了征收模式、费用扣除和税率等方面。首次确立的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是在税制探索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本次修正不仅提高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还相应调整了低税率级距。针对养老、住房、教育等民生热点话题,还增加了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虽然本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内容相较以往有了重大的突破,减税降负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纳税人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纳税人的经济压力。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尤其在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大且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下,我国现行的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政策就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本文基于上述背景,针对我国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之一的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现行费用扣除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制度能够不断完善,对于更好地应对我国老龄化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导论。阐释了我国老龄化程度及相关税收政策的背景。对赡养老人费用的税前扣除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规范研究法,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展开研究,加深对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问题的理解。第二部分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的理论分析。首先,阐述了赡养老人费用的内容和税前扣除的含义。其次,提出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具有促进赡养义务履行、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以及弘扬传统美德、坚定文化自信两方面的社会意义。最后,阐述了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的理论基础,包括《宪法》《民法典》在内的法律基础、以“孝道”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伦理基础以及税收分配理论和税收效应理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政策的现状分析。阐述了现行赡养老人费用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以及其运行效果。重点阐述了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扣除主体范围和所得范围过窄;扣除标准未考虑地区差异,老人个体差异,养老方式差异,家庭结构差异的影响以及缺乏自动调整机制;非独生子女分摊上限以及指定分摊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递延扣除制度有待建立。第四部分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的国际经验借鉴。选取了美国和日本两个个人所得税发展时间久、税制成熟的发达国家进行研究。在理清两国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政策优缺点的基础上,总结出可以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第五部分是完善我国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政策的建议。阐述了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依据的三个基本原则。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政策的运行现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在扣除范围方面,适当扩大扣除的主体范围和所得范围;在扣除标准方面,要引入差异化机制和自动调整机制;在扣除方式方面,取消非独生子女分摊上限、对指定分摊加以约束;建立赡养老人费用递延扣除制度。本文运用法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对赡养老人费用税前扣除政策展开研究;从现实出发,提出可行建议,尤其是创新性地提出建立赡养老人费用扣除标准的模型和递延扣除制度。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对政策的实施难度和效果的考虑,在写作深度上有所欠缺。
其他文献
为探究贵州乌蒙山区5个常见地方鸡种的亲缘关系,并探讨乌蒙凤鸡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分子系统学的DNA条形码技术比较各鸡种2段核苷酸序列的差异,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计算遗传距离。结果:乌蒙凤鸡与威宁鸡的遗传距离为0.001,与高脚鸡的遗传距离为0.003,与缘凤土鸡的遗传距离为0.005,与乌蒙乌骨鸡的遗传距离为0.014。结论:乌蒙凤鸡与威宁鸡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乌蒙乌骨鸡的亲缘关系最远。
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体现,是实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表达。为此科学地把握共同富裕的内容,就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每个人全面发展思想”奠定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础;就文化维度来看,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对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就实践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的目标实现;就价值维度来看,新时代共同富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国共产党执
面对智能建造时代的需求、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政策、劳动力人口减少等社会因素,发展绿色可持续的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可成本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为有效管控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管理模式的内涵与优势,提出了承包商视角的全产业链管理模式,调研识别了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AHP法,找出关键影响因素,从全产业链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措施,为相关企业降本增效提供理论参考。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时刻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些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十分迅猛,融资方式多种多样,大量举债快速扩张。然而,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的同时行业竞争愈加激烈。面对不断攀升的资金压力,很多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出现债务违约。华夏幸福曾经雄踞在中国销售榜前十,并且其产业新城模式独具特色,为公司带来巨额收益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测评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体育素养的基本内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安徽省大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测评,研究发现安徽省大学生体育素养水平不高。文章提出了通过优化体育课程、发挥体育社团作用、优化运动队建设、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体育素养提升路径等策略来提升安徽省大学生的体育素养。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百年事业发展,离不开教师这一支重要力量的坚实支撑,同时在事业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并逐渐形成了成熟、系统的教师观。在教师使命观上,从主张教师作为社会民众运动的指导者到强调教师要在教书育人中助推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教师角色观上,从定位教师为全人生指导者到国家、民族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石;在教师地位观上,由主张将教师从被支配阶级地位解放出来到将教师确立为推动社会主义教育
美国财政失衡具有长期性,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这个趋势,并将产生深刻影响。通过对美国财政失衡的长期与短期分析,指出美国财政失衡、债务负担加剧和经济增长放缓之间存在有机关联,债权国长期高额持有美国债券的投资策略不可持续。建议中国应将对美国债券投资作为战略工具,同时减持债券持有量,重新调整投资方向。
本文选择煤炭企业中的中国神华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和对比分析法,运用其2008—2020年披露的年报及社会责任报告信息,对其环保投入的动因及绩效情况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虽然在短期内满足政府强制监管要求后进行的非必要环保投入会暂时降低企业财务绩效的表现,但从长远看环保投入可以带来企业的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煤炭企业树立环保意识和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提供了实践证据。
农业智能化是目前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热点。本项目利用STM32F103开发板主控,搭载温湿度、光照等传感器实时检测大棚室内的环境参数。采用ZigBee组网和5G模块建立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单片机与各参数预定的数值进行比对、控制,并通过实验测试系统能实现温室大棚智能调节植物生长环境的温湿度及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