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振腹法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空腹血糖、皮质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肾上腺指数的作用,研究振腹法对T2DM模型大鼠糖代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的影响,进而为临床应用振腹法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对照组大鼠普通饲料饲养,造模组大鼠高糖高脂饲料饲养,饮食造模6周后,造模组大鼠腹腔一次性快速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药物造模3天后检测大鼠随机血糖,将符合模型成功标准的大鼠纳入,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治疗组(12只)。对照组、模型组不进行振腹干预,治疗组以振腹治疗仪进行振腹干预,每次15min,隔日1次,持续治疗六周。治疗前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治疗后检测CORT、ACTH、CRH、GR、肾上腺指数。结果1大体观察实验期间,对照组大鼠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良好,行动活跃,反应机警,皮毛整齐、有光泽,饮食、大便等均无明显变化。造模后,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精神萎靡,体重明显下降,毛色暗黄,毛质粗糙,饮水量、尿量明显增多,垫料酸臭。振腹干预后,治疗组大鼠精神状态、饮食量、饮水量、尿量等均有改善,皮毛光泽度较模型组也稍有改善。2空腹血糖饮食造模前,对照组与造模组间FBG无差异(P>0.05),所有大鼠处于同一基线水平。药物造模后,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组大鼠FBG明显较高(P<0.05),表现出高血糖症状。实验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明显较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FBG水平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鼠FBG水平仍较高(P<0.05)。3肾上腺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上腺指数明显较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肾上腺指数水平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上腺指数仍较高(P<0.05)。4肾上腺CORT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上腺CORT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上腺CORT浓度明显降低(P<0.05)。5下丘脑CRH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RH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下丘脑CRH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1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一次性快速腹腔注射小剂量STZ(30mg/kg)制备的T2DM大鼠模型较为稳定,该模型与人类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相近、症状相似。2振腹法能有效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FBG,可能对T2DM模型大鼠的糖代谢紊乱有一定程度的改善。3振腹法能有效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肾上腺指数、肾上腺CORT浓度、下丘脑CRH浓度,可能对T2DM模型大鼠的HPA轴功能紊乱有一定程度的改善。4振腹法能有效减轻T2DM的症状,降低FBG水平,且其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HPA轴活性也相应降低,说明振腹法调节T2DM大鼠糖代谢可能与其改善了肾上腺皮质及HPA轴功能有关,但该机制尚不明确,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