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动态特征及其构成方法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新的景观形式层出不穷,现代社会审美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一些景观设计师在景观形态以及景观与人的关系上打破了既定的规则,应用诸如倾斜,扭曲,折叠,变形等一系列的手法,创造出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形象,并且营造了景观与人新的互动方式。   这些形态所具有的形式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强烈的动态特征与传统景观稳定、静止的形态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人与景观互动的后现代方式也随着人们审美以及心理需求变得越来越普遍。在这个新的时代里,随着营造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此类设计方案已经从纸面走向了现实,逐渐形成了一种流行的景观语汇。   本文针对景观动态性特征这一复杂而表象的问题,试图通过两个层面的研究来探讨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的一些规律性的内容。文章首先以视知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景观动态性的本质特征以及在此基础上阐明当代景观的动态秩序所具有的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接着分别从景观形态和景观空间两个方面阐述了景观动态性特征及如何表现;然后从互动体验理论出发探讨景观动态的景观与人的互动方式及关系;最后从形态学和结构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景观动态性特征的一些构成方法。   本文从景观的动态性入手,试图全面地认识理解动态景观,并为以后的动态景观实践总结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框架。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台湾主要由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及原住民等四个文化系统所组成多元族群,各种族群文化内容形式多样,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