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等症状。太子参主产于福建、贵州、安徽、浙江、山东、江苏等地,贵州施秉县是太子参最大的产区,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二分之一。虽然太子参在贵州等地有作为食品原料使用的历史,但目前仍未被纳入到新食品原料名单中。因此,太子参主要作为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原材料加以开发利用,产品形式相对单一,这大大限制了太子参行业的发展。目前,关于太子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多,但缺乏对其进行系统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本课题拟针对黔产太子参,根据《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的相关规定,系统地对太子参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并开展太子参健脾、抗炎的药效学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可为太子参列入国家新食品原料名录提供研究基础及技术支撑,有利于延伸太子参的产业链,拓宽太子参的应用市场。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太子参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通过急性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和90天喂养试验,对黔产太子参的安全性毒理学进行研究评价。1、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进行染毒,一天内累计灌胃昆明小鼠太子参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各60g/kg·bw,剂量大于成人口服推荐剂量的200倍,且小鼠并未发生中毒和死亡现象,结果表明太子参属于无毒范围。2、三项遗传毒性试验:(1)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采用间隔24小时两次经口灌胃法进行试验。太子参水提物和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0、10、5 g/kg?bw,同时以40 mg/kg?bw剂量的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蒸馏水为阴性对照,结果表明小鼠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2)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连续五天灌胃昆明小鼠太子参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其中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0、10、5 g/kg·bw,同时以40 mg/kg·bw剂量的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蒸馏水为阴性对照,结果显示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为阴性。(3)Ames试验,选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型菌株TA97a、TA98、TA100、TA102和TA1535,太子参水提物5个剂量组分别为5000、1000、200、40、8?g/皿,另设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在加或不加活化系统S9的情况下进行试验,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3、90天喂养试验,连续90天灌胃Wistar大鼠太子参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成人口服推荐剂量的100倍、50倍和25倍,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和食物利用率与空白组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空白组大鼠肝脏、脾脏、肾脏的病理切片都不存在显著性病变。而且从大鼠的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来看,实验组大鼠与空白组大鼠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二、太子参的健脾作用研究采用经典的大黄苦寒泻下功能建立大鼠的脾虚模型,以四君子汤作为阳性对照药,太子参水提物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成人口服推荐剂量的10倍、5倍和1倍,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和脾脏系数显著低于空白组大鼠,而经过治疗后给药组大鼠,尤其是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的体重和脾脏系数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且从大鼠血清指标AMS、D-木糖、Gas、VIP来看,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出现显著变化。而实验组尤其是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太子参水提物具有一定的健脾作用,且效果呈剂量依赖性。三、太子参的抗炎作用研究采用烟熏一个月加LPS联合刺激的方法建立大鼠的肺虚炎症模型,以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药,太子参水提物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成人口服推荐剂量的10倍、5倍和1倍,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试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和肺脏系数显著低于空白组大鼠,而经过治疗后给药组大鼠,尤其是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的体重和肺脏系数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大鼠的肺脏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模型组具有显著的病变,而给药组的病变程度较轻,尤其是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组。从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的炎症因子指标来看,模型组的炎症因子IL-1β、IL-6、NO、TNF-α、IL-10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给药组尤其是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组的炎症因子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太子参水提物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改善肺组织病变程度的作用,且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综上,急性毒性试验和90天喂养试验表明,太子参安全无毒,且不具有慢性毒性。三项遗传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太子参无致突变作用。药效学研究表明,太子参具有一定的健脾和抗炎以及改善肺组织病变程度的作用,且效果呈剂量依赖性。本论文对太子参的毒理学及药效进行了研究评价,为太子参后续能够进入新食品原料名单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