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系统所具有的顺周期性是近年来金融失衡加剧、金融脆弱性增强并最终导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引起了学术界对如何解决金融系统顺周期问题的广泛关注。逆周期金融监管是公认的解决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监管手段,推进逆周期金融监管改革成为当前国际金融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我国的逆周期金融监管,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逆周期监管模式,成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形成原因以及应实施的逆周期金融监管政策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逆周期金融监管的框架设计以及具体的实施要求。对加强我国逆周期金融监管,促进我国金融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现有的关于逆周期金融监管的文献进行了梳理,确定了本文的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定义入手,对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做了相关的分析,指出了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第三章,集中考察了危机前后国际上关于逆周期金融监管改革的状况和进展。主要分析了西班牙的动态拨备系统、危机后英国和美国的逆周期金融监管改革以及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的逆周期资本监管。第四章,分析了我国金融系统发展中呈现出的顺周期性,并通过实证验证了我国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存在。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如何选择我国逆周期资本监管的指标,以及基于所选择的指标进行的实证分析,以验证指标的可靠度。分析了实施逆周期资本监管面临的困难,以及我国实施逆周期金融监管的影响。第六章,构想我国逆周期金融监管的实施框架。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实施逆周期监管的制度框架设计以及具体的实施要求,包括构建预警体系、完善我国监管体系的组织结构、引入合适的监管工具、改革薪酬管理和会计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改革、加强逆周期监管与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