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泥(RM)作为日益严重的污染难题,其综合利用近来引起了广泛关注。本论文采用偶联剂对RM进行表面处理,并以此对聚丙烯(PP)、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及聚氯乙烯(PVC)进行填充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硬脂酸(SA)、铝酸酯偶联剂(AAE)、钛酸酯偶联剂(TAE)等对RM进行表面处理,再以此对PP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表面处理剂种类及RM填充量对PP/RM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断裂面形貌、结晶行为、熔融行为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AE-RM填充量为20份时,PP/RM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与缺口冲击强度较纯PP分别提高了 11.1%与42.1%。RM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 PP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与结晶度,并促进β晶型的形成。RM的添加还提高了 PP的热稳定性。RM与EPDM对PP有协同增韧作用,PP/EPDM/RM三元体系的综合性能最佳。(2)研究了偶联剂种类及RM用量对LLDPE/RM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断裂面形貌、结晶行为、熔融行为及热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RM能明显改善LLDPE的综合性能,材料力学性能在添加20份TAE-RM时达到最大。RM还具有异相成核的作用,随着RM添加量增大,LLDPE微晶尺寸减小,半结晶时间降低。添加RM后还可以提高LLDPE的热稳定性。(3)研究了偶联剂种类及RM用量对PVC/RM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断裂面形貌、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行为及热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RM能明显改善PVC的综合性能,材料力学性能在添加30份AAE-RM时达到最大。RM的添加可以提升PVC玻璃化转变温度,且吸收PVC受热生成的氯化氢(HC1),使PVC的热分解温度提升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