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势利风气由于人与人之间政治地位的悬殊和经济条件的重新划分而产生;又由于个体的素质和操守存在着差异,社会上不同的人也就表现出了各式各样的势利行为。作为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对现实存在的势利风气和势利人物必然会有程度不一的描写。清代中期的世情小说以反映人情世态为主,作品中有大量的内容涉及到对势利风气和势利人物的描写和揭擿,成为反映清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其中,相对于同时期的世情小说而言,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势利的描写显得全面而深刻。对清代中期世情小说的势利描写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同时也能对当下现实给予有益的启示。本文以《儒林外史》中关于势利的描写为切入点和核心,进而梳理清代中期世情小说有关这一方面的内容,以探究出其特殊的文本意义和社会价值。第一章着重分析了清代中期世情小说势利描写的领域。第一节先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势利描写作一番简单的梳理,可知我国历代的文学作品对势利的叙述非常普遍,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篇章,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从第二节开始,主要从官绅的势利之风、士林的势利之风、家庭的势利之风和市井的势利之风这四个领域进行整理与分析,并附有统计表格作为参考。这些内容清晰地显示出势利之风在当时已经弥漫到整个社会,作者也无情地鞭笞了时人被势利风气裹挟而表现出的畸形性格和丑恶言行,描绘出了一幅光怪陆离的势利大观图,从而揭露出势利风气的巨大危害,发人深省。第二章侧重论述清代中期世情小说势利描写的艺术方法。在众多清代中期世情小说中,当以《儒林外史》《红楼梦》《歧路灯》为艺术手段高超的代表。该章节以这三部作品作为文本研读的核心,藉此管窥此时期该类作品的艺术创作方法。大致而言,清代中期的世情小说对势利描写采用了客观写实、白描摹状、对比衬托、细节刻画和适度夸张等艺术方法,饱满真切地再现了势利人物的言行与心性。第三章主要阐释清代中期世情小说作家进行势利描写的原因。本章节以思想内容最深刻丰富的《儒林外史》《红楼梦》《歧路灯》为分析的代表,主要从吴敬梓、曹雪芹、李绿园的生平经历,以及他们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反思和理想寄托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作家进行势利描写的原因。其中,本节将着重分析对势利描写最为透彻深入的《儒林外史》及其作者吴敬梓,并将侧重点放在吴敬梓的文化反思方面。结语总结了《儒林外史》中的“势利”描写作为清代中期世情小说之典型的伟大之处,并指出吴敬梓的“势利”描写对当下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