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人力资本质量的制度路径研究——基于教育、产权、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制度视角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entS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知识化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支撑和根本智力依托,从人力资本发展的理论视角,解读中国所需要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既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对策价值。中国是当代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之大和增长惯性之强,已经构成中国一切国情之中最为显著的国情和一切特色当中最为显著的特色。在中国现存的诸多经济发展约束瓶颈当中,中国人力资本状况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最大的约束瓶颈,其中人力资本质量尤为显著。中国整体质量水平较低的人力资本状况,已经显著地制约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也无法有效应对全球化浪潮所给出的严重挑战和发展机遇。尽快提升中国人力资本质量,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崛起过程中最为首要和最为重大的事情,或者说人口现代化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特征。有很多提升人力资本质量的发展路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制度创新路径,因为从实质上讲,制度安排质态是人力资本状况的根本解释变量,或者说人力资本质量是制度安排框架的增函数,人力资本质量与制度安排质态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这一论点能够被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所充分证明。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固然有很多原因,但制度体系比较成熟完善以及由此决定的人力资本整体水平较高,己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显性成因。   中国的落后固然有很多成因,但毫无疑问,制度缺陷和人力资本缺陷,以及两者之间所具有的劣性均衡,才是中国落后的真实成因。基本的结论是制度优劣和人力资本质量高低,是国富国贫的主要原因。只有从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的角度,才有可能寻找到提升中国人力资本质量优质高效的发展路径,建构起人力资本发展与制度变迁优化之间的高质均衡,从而形成人力资本现代化与制度现代化之间的长效发展机制。基于这样的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视角,我们坚定不移地认为提升中国人力资本质量应主要依靠下述四个重大发展路径:第一个路径是教育制度创新;第二个路径是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创新;第三个路径是市场化制度创新;第四个路径是城市化制度创新。只有制度现代化才能为人力资本现代化提供可能,中国迫切需要制度现代化和人力资本现代化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上述最为基本的制度创新路径,才能使中国由人口和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和人力资本强国,才能够从全球化竞争浪潮中获取核心竞争优势,中国才能早日实现富民强国的发展之梦。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开孔试件的制孔工艺对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对采用winslow制孔工艺和传统制孔工艺的铝合金试验件分别进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Winslow制孔工艺下试件疲劳性能明显增强
经济增长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现阶段国家把注意力从促进总量增长转向优化结构上来,从结构转换中求速度、要效益。产业
在我国OFDI步伐不断加快而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分析金融变量在企业 OFDI决策中的作用。文章在理论方面综合 Buch(2010)和吕越(2015)的模型总结加入融资变量后的企业
贵阳贵航300医院在醫院网站上发布声明称,医院精神科主任和4名医师、7名护士未履行手续集体离岗,转至其他医院。而科室65名患者中,有64名患者也在未办理出院手续的情况下,被该科室主任带离。院方认为,医护人员违背了医护职业操守,相关医院存在不良竞争。  无尘点评:只有医术,没有医德,何以医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