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通痹益肾方治疗轻中度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为CSM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途径。CSM是目前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CSM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发病年龄提前。CSM目前成为威胁人类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加强对CSM的研究,探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以通痹益肾方为主,随证加减,研究中医辨证治疗CSM的生理机理,为中药治疗本病判定探索量化标准。方法全部病例均来自湖北省中医院骨科张方建教授专家门诊及病房,自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根据严格的病人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50例轻中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58.2;病程最短的4周,最长的6年,平均11.3月。采用掷硬币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30例,采用通痹益肾方治疗为主,辅以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中药治疗,口服中药每日一剂;对照组患者20例,采用通迪胶囊(贵州安泰药业有限公司0.45g*12粒*3板/盒)2粒Tid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治疗6周,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一次,根据“40分功能评分法-《颈椎病脊髓功能状态40分评定标准试行方案》[3]”及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对疾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经t检验,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2)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经t检验,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3)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40分积分上,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于中医症状、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4)在治疗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3.7%和55.3%,经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在治疗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4%和60%,经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6)在治疗6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8%和60%,经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痹益肾方中药和通迪胶囊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都有一定疗效,在治疗2周时,在40分功能评分改善上和治疗总体疗效上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但在治疗4周到6周时,通痹益肾方中药治疗临床有效率要明显优于通迪胶囊。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通痹益肾方中药治疗,其改善率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