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易学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king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易学的发展与清代学术的整体发展历程是统一的。清代初期,清廷延续元明旧制仍以程朱易学为官学,学界集矢于考辨宋儒图书真伪,指出宋儒图书之学应是袭自道家。清初诸儒辨伪图书所运用的考据方法为之后易学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乾嘉易学循着清初易学路径向上翻越宋易,回归汉代易学,惠栋、张惠言等人通过对汉易的整理和解读,使得汉易大观重现。焦循更是后来居上,通过发明象数体例重建汉易体系。晚清时期,乾嘉汉易可开拓的学术空间逐渐收缩,虽仍有所发展,但多是补缀前人,其衰落之势已经显现。晚清易学实现了对之前易学研究发展历史的总括,同时在中西古今激烈对撞的历史大背景下,晚清易学的发展又蕴含着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因素,预示着易学研究转型的到来。绪论介绍了晚清易学在整个中国传统易学研究发展历史中所处的地位、特点以及重要价值,对于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细致梳理,指出目前晚清易学思想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和缺失,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是对晚清易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的概述。中国传统社会发展到乾嘉之际,盛世色彩已经消退,潜藏的社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嘉庆帝虽然除掉了和珅,但弥漫于整个官场的腐化风气并没有少歇。传统中国皇权统治下官僚政治体制的弊端,不是皇帝采取治标不治本的改革措施就能轻易解决的。而土地兼并情况的日益严峻,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传统社会的时局愈发动荡,大小起义、暴动此起彼伏。而与此同时,英国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开拓更多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这对于本为逐利而来的英国是不能接受的。为了扭转贸易劣势,英国商人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走私鸦片,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封锁的大门被坚船利炮击碎,一代代有识之士开始为寻求中国自强之路而苦苦探索。第二章是对晚清易学产生的学术背景的介绍。要探究晚清易学的发展情况,就需要对清代学术整体规模和发展历程有基本的了解。清代学术是在对明代学术反思与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代前期学术发展的特点是,学人对于明亡的反思,造成阳明心学衰退,程朱理学复兴,成为学术主流,实学思潮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回归经典,奠定了清代经学研究的基础。清代中期(乾嘉时期)学术发展产生新的特点,即汉学(经学研究)成为学术主流,而程朱理学发展式微。逮及道光时期,清学格局又有新的变化,汉学开始衰落,宋学一度中兴,今文经学复兴,同时西学开始大规模地涌入中国。第三章是关于俞樾易学思想的研究。俞樾治学沿袭了乾嘉汉学的治学路径,强调以训诂考证经典,并提出了治经的基本方法,即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俞氏治《易》基本上就是采用了这三种方法对《周易》中存在争议分歧的卦爻辞和传文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与解读。另一方面,俞樾以象数注解《周易》,多沿袭前人之象数体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阴阳往来变化之规律。在诸多象数体例中,俞樾使用较多的是错综、卦变和互体之法。第四章是关于皮锡瑞易学思想的研究。皮锡瑞作为今文经学家,认为整个两千余年的经学历史是由孔子所开辟的,“孔子以前,不得有经”。他有感于晚清时期严重的国家民族危机,认为整个社会亟需变法改革,因此特别强调“变易”。皮氏认定《周易》卦爻辞为孔子所作,是皮氏对于《周易》之学最具个人特色的观点。他还认为《易传》中的《彖传》、《象传》与《文言传》也是孔子所作。“孔子正是自作之而自解之也”。第五章是关于章太炎易学思想的研究。章太炎以训诂学、社会学、佛学多角度诠释易学,折射出易学研究由传统经学向近代学术转变的特点。章太炎治学以文字训诂、音韵学为进路,可以说乾嘉汉学传统为其学术体系之底色,他运用汉学方法对《周易》部分难解字词加以训诂。他积极运用近代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理论阐释《周易》,力图从六十四卦中发掘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轨迹。章太炎从“易道广大”这一角度出发,论证了《易》、佛会通的可能性,以阿赖耶识释乾,以末那识释坤。第六章是关于刘师培易学思想的研究。刘师培从近代学科分类的视角重新审视六经,认为孔子所定六经实际上就是儒家教育的课本。刘师培对照整个经学历史四期划分的标准,将易学历史亦分为两汉易学之传授、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宋元明之《易》学、近儒之《易》学加以梳理。刘师培通过对《周易》涵摄的内容进行细致分类,以期实现《周易》与近代学术的会通,并开显《周易》经世致用之面向。第七章是关于杭辛斋易学思想的研究。杭辛斋治《易》熔中学、西学、象数、义理于一体,不立门户,对于汉、宋易学兼容并包,以“世界眼光”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易学,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思想学说与易学相比附,呼唤易道本有“观象制器”传统的复苏。结语部分指出在西学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社会开始崩溃,传统文化开始了漫长的近代化进程。晚清易学是古代易学向现代易学过渡的必要环节。对晚清易学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易学的建立以及易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理论、教学技术以及教学方法开始融入到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提高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教师要对这些教学方法、技术以及理论等进行深入的探究,科学、合理地将其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为此,文章以情境教学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要点,并对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角色扮演情境以及实验情境五种
妊娠恶阻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轻者会对孕妇的生活质量和营养平衡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调查中,妊娠恶阻的发生会增加其流产的几率,更见干预与治疗的必要性。在妊娠恶阻的临床治疗上,与西药补液支持疗法相比,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现通过文献整理研究,结合中药穴位贴敷的临床研究成果,分析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发挥作用的机理,阐明其治疗妊娠恶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林徽因的小说几乎篇篇都有可圈点之处。《文珍》中出走的丫鬟、《绣绣》中新时代的旧式弃妇、《钟绿》中希腊乡村少女,这些形象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女性形象类型似是而非;《吉公》对清末西学东渐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表现以及科学、科技之辨,则是五四新文学较少触及的命题;而她的第一篇小说《窘》不仅体现了娴熟的心理描写技巧,还表现出对个人生活、情感的不加掩饰的坦诚,这又是五四新文学最基本的底色。这一切都足以说明林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2019年央行推出的LPR改革创新性地以中期政策利率MLF为贷款报价利率锚,通过加大报价行的数量和价格形成的透明性来促进贷款市场的竞争,并采用FTP挂钩LPR、纳入宏观审慎评估等方式方法,强力助推贷款利率市场化。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LPR改革两年以来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展,发现LPR改革通过增强商业银行外部的竞争性提升了货币政策对贷款价
龟,象也;筮,数也”揭示出,从商代龟筮并行到周代筮之单行,周人之《周易》对龟卜之观象有所吸收,而对蓍筮有所改造。这个改造就是将数与象结合起来,形成阴阳爻画八卦。其改造过程是:数字卦最初以奇偶三三排列形成八卦,再两两组合,形成六位数卦,而其占筮却是通过上下卦的卦象和卦中数字占筮的。直到周人以“六峜合阴阳”,再融入■,才形成阴阳爻画八卦与六十四卦,观象以占。周人的这个融合,既可以解释为什么最初没有阴阳
从《日书·艮山》中“艮山”“离日”的含义及其算法可以看出,其为日者借用《周易·艮卦》的八卦思想创造而来。日者利用天文历法的形式,使“艮其背”的思想更加具体化和生活化。这一现象表明,《周易》所含的思想在先秦时期已在民间有所普及,并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包含《周易》思想的衍生品,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的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在旅游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对景观规划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起到风向标作用。在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中,如何能创造其独有的个性和空间活力,就成为发展导向。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保留文化特色、振兴工业产业之外,独具叙事性的设计手法和互动型景观皆不可偏废。本课题通过了解张家口霍比特童话小镇的总体规划及互动型景观特点,对叙事性设计进行梳理总
<正>《周易》是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开端。《周易》作为六经之首,不仅其中的卦象体现了中国古代设计技艺,且书中造物及道器等思维和理念均与设计理论的哲学阐释相关,这深深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手工艺设计,也为现阶段中国的设计思想带来很多启迪。引言《周易》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充满哲学思辨之美的著作,
期刊
本文主要分析了绿色小麦种植的意义与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要点与技术推广措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绿色小麦种植整体水平。
作为共享经济中闲散物力与人力整合运用的典型范式,网约车模式用工的劳动权益保障已成为社会热点。较以创设非标准用工关系,针对传统劳动关系认定方式进行变革更符合法教义学的规范诉求,劳动关系从属性标准的调整当为重中之重。对此应改要件式认定方法为要素式认定范式,具体采用"权重位序法"的认定进路。对于网约车平台用工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应以组织从属性为主、经济从属性为辅予以认定,并衡量其下属各要素的权重与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