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惠金融体系是一个面向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包容性体系,它是以商业可持续性、广泛包容性与广泛覆盖和可获得性的经营性金融体系。目前我国的普惠金融仍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远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普惠金融体系,这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金融抑制政策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金融本身的商业属性决定的金融体系中普惠理念缺失的结果。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民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政策措施,让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我国对“三农”、小微企业、弱势群体等的金融服务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而从国际范围看,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的探索和成效,为我们进行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提供了经验。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金融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移动金融、网络金融等新的经营业态不断涌现,处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的市场主体和弱势群体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日益提高,要求享有平等的金融权利的呼声日渐高涨,这无疑对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从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高度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普惠金融体系不仅是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理念,也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反思和扬弃,更是一种全新的金融发展战略,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金融系统的整体构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通过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为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提供及时有效地金融服务,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本文基于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角度,从理论、现状、借鉴、对策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部分对普惠金融体系的含义进行深入的阐释,结合相关的文献综述,梳理普惠金融体系的理念和实践发展的历程,并从普惠金融相关理论的研究中探讨了金融体制改革中政府和市场的有效边界问题;其次,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探索实践,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找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惠金融的典型模式,分析这些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最后,设计了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架构,并针对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