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产品是指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旨在保证人类社会得以存续和可持续发展,并在不断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彰显公共价值的过程中所必需的社会性产品或服务。公共产品供给是指经由一定主体组织、形成公共产品,并通过一定机制体制将公共产品配置给受益群体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一个动态过程。在现代社会中,公共产品及其供给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有效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不断增进全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实现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关键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社会公共需求也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需求领域不断延伸和扩展,需求主体迅速扩大,需求内容日益增加,结构变化迅速,特别是义务教育、公共医疗、贫困救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方面需求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突出矛盾。不仅公共产品供给不适应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状况亟待改变,如何发展公共产品供给也成为我国理论和实践亟待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我国公共产品供给,要求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研究必须有新突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为核心,遵循效率与公平协同的原则,从统筹的新视角尝试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这一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自觉地、全面地、系统地研究。本文从科学界定和阐释统筹公共产品供给涵义、意义和相关理论入手,在深入分析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问题,并借鉴国际发展公共产品供给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统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的基本途径。全部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统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主要阐述了统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概念,统筹公共产品供给中“统筹思想”的基本理论依据,统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基础理论等内容。第二章,研究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变迁及现状。主要阐述了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发展的进程,分析了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内容。第三章,研究统筹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主要对发达国家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发展中国家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国家公共产品的供给为统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提供的启示等内容。第四章,研究统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原则及目标模式。主要阐述了统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原则,统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模式等内容。第五章,研究统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目标模式的实现途径。主要阐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发展,为实现“统筹模式”奠定基础;健全完善供给主体结构,为实现“统筹模式”提供多元主体;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为实现“统筹模式”创造所需的体制机制条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