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钢铁强国,这与日本合理的钢铁产业结构和企业间公平有序的竞争密不可分。日本钢铁产业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三点:第一,通过联合重组提高产业的集中度;第二,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主要投资于高附加值的产品;第三,加快全球化发展的步伐,扩大海外的市场。日本钢铁企业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企业并购的活动,到现在已经经历了40多年。期间日本钢铁企业并购经历了政府主导时期(1934年—1970年)和市场主导时期(1976年—2012年),在第一个时期政府扮演了主角,由政府代替企业去选择并购对象,第二个时期时政府逐渐退出了并购的活动,主动权掌握在了企业的手中,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去选择并购目标,政府则是通过法律和政策去扶持企业间的并购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钢铁企业并购有其独特的合并模式,分别是协作型联盟模式和强强联手模式,协作型联盟模式是成为强强联手模式的过渡期,两种模式的成功案例分别为新日本制铁有限公司和JFE钢铁公司,而后新日铁与住友金属公司合并的模式变为了强强联手的模式。同时钢铁企业并购后的效果明显,充分的发挥了协同效应,达到了1+1>2的效果,这种成功的并购模式对于正处于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国来说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本文简要回顾了日本钢铁企业并购的历程,然后介绍了日本钢铁企业并购的两种模式。本文重点对日本钢铁企业并购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具体是从外部环境、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日本钢铁企业并购后企业的业绩、利润、市场占有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中国钢铁产业目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为应对国内市场严重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钢铁企业选择了通过并购的方式淘汰落后产能,但是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低,并购后的效果不明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中国钢铁企业的并购模式多为政府主导型,由于政府并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今后的发展需求,单方面的为企业选择合并的对象,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推进的作用,而且政府采取的强弱联合的模式会导致经营不善的企业严重影响并购对象。本文认为中国钢铁企业的并购可以学习日本钢铁企业的并购模式,同时政府也应该逐渐减少对企业并购的干预程度,这样将提升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和效果,有助于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