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一章中,我们系统介绍了晶体工程及配位聚合物的概念、历史和应用;总结了各种因素对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描述了柔性配体的结构特点、配位方式以及选择直链烷基为连接基团的双硫醚系列和双亚砜的系列配合物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描述了六个双硫醚配体的十二个Ag<Ⅰ>配合物,其中一个罕见的三维手性(10,3)-a网络、七个二维网络、一个一维链状结构及一个双核结构,通过对这些单晶结构的研究,我们发现:(a)通过选择合适的双硫醚配体与Ag<Ⅰ>配位构筑了首个由柔性配体形成的具有手性非互穿的(10,3)-a网络配位聚合物,说明根据网络的拓扑学特点选择适宜的配体和金属离子可以控制配位聚合物网络结构中结点的类型,并以此对网络结构进行初步的设计;(b)获得了具有"弹性"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在不同的溶剂中,它的重复单元可以维持形状而改变尺寸,而S的双孤对电子构型则可能是影响该配合物中Ag-Ag距离并造成这种"弹性"的主要原因;(c)配体骨架上的σ键的自由旋转可以调整配体骨架中原子的取向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随着σ键数目的增加这种调整更容易进行;(d)构筑配位聚合物时,引入具有不同配位能力和阴离子或调整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都可能改变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从而影响网络结构的形状.第三章中描述了双亚砜系列的六个Cu<Ⅱ>、Ag<Ⅰ>、Pt<Ⅱ>配合物的单晶结构.